夹岸帆樯卫水滨,苍茫云雾入垂纶。
三生不戴如花面,九尺长馀食粟身。
杜宇惯嘲多病客,辛夷频唤欲归人。
沧溟万斛吾家在,好逐渔郎问去津。
夹岸帆樯卫水滨,苍茫云雾入垂纶。
三生不戴如花面,九尺长馀食粟身。
杜宇惯嘲多病客,辛夷频唤欲归人。
沧溟万斛吾家在,好逐渔郎问去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淮徐归乡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与人的生活紧密相连,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首句“夹岸帆樯卫水滨”,描绘了淮河两岸帆船密布、樯桅林立的景象,仿佛是守护着水边的士兵,既展现了繁忙的水上交通,也暗示了诗人归乡途中的景象。接着,“苍茫云雾入垂纶”一句,通过云雾和垂钓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归乡路上的朦胧与静谧,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三生不戴如花面,九尺长馀食粟身”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描述了一个不修边幅、朴实无华的形象,与前文的壮丽景象形成对比,强调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对自然的亲近。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物质的淡然态度。
“杜宇惯嘲多病客,辛夷频唤欲归人”中,杜宇(即杜鹃)常被视为悲鸣的象征,这里用来比喻诗人自己,表达了诗人因多病而感到的孤独与哀愁;而辛夷(即玉兰)则频繁呼唤,似乎在召唤诗人归家,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家的渴望和对温暖的向往。
最后,“沧溟万斛吾家在,好逐渔郎问去津”两句,诗人将自己比作大海中的一叶扁舟,表达了对自由与归宿的追求。同时,他希望像渔夫一样,找到回家的路,寓意着在经历了人生的风浪后,最终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淡泊以及对归家的渴望,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出处男儿事。甚从前、说著渊明,放高头地。
点检柴桑无剩粟,未肯低头为米。
算此事、非难非易。
三十年间如昨日,秀才瞒、撰到专城贵。
饱共暖,已不翅。旁人问我归耶未。
数痴年、平头六十,更须三岁。
把似如今高一著,更好闻鸡禁市。
总不似、长伸脚睡。
六月荷风芗州路,北螺山、别是般滋味。
今不去,视江水。
投老未归,太仓粟、尚教蚕食。
家山梦、秋江渔唱,晚风牛笛。
别墅流风惭莫继,新亭老泪空成滴。
笑当年、君作主人翁,同为客。紫燕泊,犹如昔。
青鬓改,难重觅。记携手、同游此处,恍如前日。
且更开怀穷乐事,可怜过眼成陈迹。
把忧边、忧国许多愁,权抛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