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云霏栋宇,危叶堕霜枝。
忽忽时空晚,萧萧坐自悲。
竟无高枕兴,还有闭关宜。
生事安蓬藋,商歌恣所为。
泄云霏栋宇,危叶堕霜枝。
忽忽时空晚,萧萧坐自悲。
竟无高枕兴,还有闭关宜。
生事安蓬藋,商歌恣所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敞的作品,名为《北窗听雨》。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之情。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凄凉和无尽的哀愁。
“泄云霏栋宇,危叶堕霜枝。”这里描写的是秋末或冬初的萧瑟景象。云雾迷漫,笼罩着屋檐,而树叶在寒风中摇曳,甚至有零星的霜花附着在细弱的枝头上。这两句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萧索与凄凉的氛围。
“忽忽时空晚,萧萧坐自悲。”诗人感慨于时间的流逝以及自己的寂寞。"忽忽"形容时间飞逝得迅速,而"萧萧"则是雨声,也映照出诗人的心境。诗人坐在室内,听着外面的雨声,不禁感到悲凉。
“竟无高枕兴,还有闭关宜。”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与逃避的心理。他没有豪情壮志,只是希望能有片刻的安宁。"闭关"意味着关闭心扉,远离尘世的纷扰。
“生事安蓬藋,商歌恣所为。”诗人对待生活采取了顺其自然的态度。他愿意让自己随波逐流,就像蓬草随风摆动,不强求什么。"商歌"可能指的是古代的商朝乐曲,而"恣"字则有放纵、任性的意味,表现出诗人对待生命态度上的释然。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以及他对生活的某种超脱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