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谢塸堤,徒为妍词饰。
岂如圭璧姿,又有烟岚色。
光参筠席上,韵雅金罍侧。
直使于阗君,从来未尝识。
昔人谢塸堤,徒为妍词饰。
岂如圭璧姿,又有烟岚色。
光参筠席上,韵雅金罍侧。
直使于阗君,从来未尝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作品,名为《奉和袭美茶具十咏·茶瓯》。诗中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了作者对于真实之美的赞扬与追求,以及对虚伪装饰之词的批判。
"昔人谢塘堤,徒为妍词饰":这是指过去的人们建造水坝,只是为了华丽的辞藻而已,没有实质内容。"谢塘堤"可能是指某种具体的事物或情境,但在这里更多地象征着虚伪和无用的装饰。
"岂如圭璧姿, 又有烟岚色":这里作者赞扬了圭璧(古代珍贵的玉器)的自然美,以及山间烟岚所呈现出的超凡脱俗之色。圭璧之所以被推崇,是因为它天然的美,而非人工雕琢;而烟岚之所以令人赞叹,则在于其自然生动,变化无穷。
"光参筠席上,韵雅金罍侧":诗中的"光参筠席"可能是指某种文雅的宴席,而"韵雅金罍"则是形容茶具之美。这里通过对比古代圭璧和自然景观,以及当前文雅的聚会场合,强调了作者对于真正美好事物的欣赏。
"直使于阗君,从来未尝识":这句话表达的是,即便是历史上著名的贤君,如周公旦、孔子(都号称“于阗”)这样的智者,对于这样自然而不做作的美,也是难以理解和认识的。这里诗人可能在强调这种纯粹之美,超越了常人的认知。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赞扬,表达了作者对于真实、自然之美的追求,以及对于过度装饰和虚伪辞藻的批判。同时,这也反映出陆龟蒙个人的审美观念和文学态度。在当时文坛上,对于形式和内容的争论不绝,陆龟蒙此诗或许是在表达他对于诗歌真实性和自然流露之美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