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方签判诗乞芭蕉于教官》
《和方签判诗乞芭蕉于教官》全文
宋 / 王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缃帙文书展,青衿怀抱空。

花前添翠幕,句后捲诗筒。

云重能鄣暑,身轻不碍风。

相期三伏日,借此作寒丛。

(0)
翻译
翻开书卷,文书如新,心中却空荡荡。
在花丛中搭起绿色帷幕,读完诗句后卷起诗筒。
云层厚实能遮挡酷暑,身体轻盈不受风阻。
期待在炎热的三伏天,借这清凉之地共度时光。
注释
缃帙:泛黄的书籍。
文书:文书、书籍。
青衿:古代学子的青色衣领,代指读书人。
怀抱:内心的情感或思绪。
翠幕:绿色的帷幕,比喻清新的环境。
句后:读完一句之后。
诗筒:古时用来卷放诗稿的筒状物。
云重:云层厚重。
鄣暑:遮挡暑热。
身轻:形容身体轻盈。
相期:相约,期待。
三伏日:一年中最热的三个连续天数。
寒丛:清凉之地,比喻避暑之处。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洋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书籍和文墨艺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全诗采用五言绝句的形式,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

“缃帙文书展”,“缃帙”指的是古代用来装裹书籍的丝绒布料,这里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知识和文学的尊崇与追求。"青衿怀抱空"则描绘了一幅诗人手持文物,心怀壮志的情景。

“花前添翠幕”,“句后捲诗筒”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古代文人吟咏诗词的雅致情趣。"云重能鄣暑"和"身轻不碍风"则是对夏日避暑的情景进行描绘,通过自然环境的变化,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自在飞翔的心境。

最后,“相期三伏日,借此作寒丛”展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情谊深厚,以及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三伏"指的是夏季最热的三十天,而"寒丛"则是指冬天的松枝,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友情的恒久不变。

总体而言,王洋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意象丰富的艺术风格,不仅展示了作者的个人才华,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景和文化传承的深厚情感。

作者介绍

王洋
朝代:宋

(1087—1154)宋楚州山阳人,字元渤。王资深子。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诰。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洪皓使金归,人无敢过其居,洋独与往来,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号王南池。善诗文,其诗极意镂刻,文章以温雅见长。有《东牟集》。
猜你喜欢

赠友

不向人间留姓名,草衣木食气峥嵘。

山深虎出伥声急,夜半长歌空手行。

(0)

密雪望行人

人行犬雪吠,密雪迷村影。

欲扣酒家扉,山桥一蓑冷。

(0)

拟魏武帝纪行

元戎肃徒旅,行行越潼关。

秦原莽牢落,空舍无炊烟。

杀气一以盛,骸骨为丘山。

遗黎各疮痍,窜伏何险艰。

念我皇汉京,宫殿皆颓垣。

大盗觑神器,流毒徒构患。

迫主以播迁,剽掠于市阛。

群谋踵而起,梗塞弥宇间。

吟我《破斧》诗,悲伤难具言。

(0)

春雨和钱屿沙编修韵

两两溪边水鸟呼,渐看檐际湿模糊。

凭栏花重红疑滴,隔座山横翠欲无。

吟苦纵愁春冷淡,病多偏稳睡工夫。

卷帘自爱虚无景,未要潇湘入画图。

(0)

答友问

友人问我山居乐,第一读书松竹林。

世上万缘都不到,时时证入圣贤心。

(0)

秋日感怀三首·其二

梦醒孤窗细雨斜,剩将薄病对黄花。

心情略似窥笼鸟,岁月浑如赴壑蛇。

楚国有人怜息妫,蜀笺无信报秦嘉。

天涯知己谁相问,好负羊裘上钓槎。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李德裕 翁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