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明田寺会杨李二生于碧玉三首·其一》
《过明田寺会杨李二生于碧玉三首·其一》全文
宋 / 胡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已宅连延紫盖椒,寻山依旧不辞遥。

借床未暇桑三宿,解饭还须水一瓢。

风外野云俱淡荡,雨馀秋气亦萧条。

故人适有登高约,又拄枯藤过野桥。

(0)
注释
宅:住宅。
延:延伸。
紫盖椒:紫色的椒树(可能指代某种植物)。
寻山:登山。
遥:遥远。
借床:借用床铺。
桑三宿:在桑树下停留三晚。
解饭:做饭。
水一瓢:一瓢水。
风外:窗外。
野云:野外的云彩。
淡荡:轻盈飘荡。
雨馀:雨后。
秋气:秋天的气息。
萧条:寂寥。
故人:老朋友。
登高约:登高之约。
枯藤:干枯的藤蔓。
野桥:野外的小桥。
翻译
宅院连接着紫色的椒树,即便远山寻访也不怕路遥。
还没来得及借用他家床榻小憩三晚,吃饭还得自己提水一瓢。
窗外田野的云彩都显得轻盈飘荡,雨后秋天的气氛更显寂寥。
老朋友恰好约我一同登高望远,又要拄着枯藤走过野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胡寅在明田寺与友人杨、李二人相遇的情景。首句“已宅连延紫盖椒”写出了寺庙周围环境的宏伟和色彩,紫盖椒象征着寺庙的庄严与华美。次句“寻山依旧不辞遥”表达了诗人不畏路途遥远,专程前来相聚的友情。

“借床未暇桑三宿”暗示了诗人旅途劳顿,连住宿都来不及多歇息,只希望能有短暂的休息。接下来,“解饭还须水一瓢”则描绘了简朴的生活状态,即使只是粗茶淡饭,也感到满足。

“风外野云俱淡荡,雨馀秋气亦萧条”两句,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渲染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清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对秋日景色的感触。

最后,诗人“故人适有登高约”,得知朋友邀他一同登高望远,不禁又提起精神,准备再次走过那“又拄枯藤过野桥”的景象,展现出友情的深厚和对相聚的期待。

整首诗以景寓情,既描绘了旅途中的艰辛,又流露出与友人相聚的喜悦,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对友情的珍视。

作者介绍
胡寅

胡寅
朝代:宋   字:明仲   籍贯: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   生辰:公元1098年~公元1156年

胡寅(公元1098年~公元1156年),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宋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后迁居衡阳。胡安国弟胡淳子,奉母命抚为己子,居长。秦桧当国,乞致仕,归衡州。因讥讪朝政,桧将其安置新州。桧死,复官。与弟胡宏一起倡导理学,继起文定,一代宗师,对湖湘学派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著作还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斐然集》等。
猜你喜欢

送郭价甫·其二

德音无与酬,怅然兴我思。

人生非鹿豕,安得免乖离。

河洲有芳兰,采之堪赠贻。

猗猗扬馨香,千里同襟期。

(0)

踏莎行.送童推官

霜满遥山,云连荒戍。征车独策天涯际。

几番回首望京华,风烟不断关河树。

郑国流风,晋阳边地。几年迁逐飘零处。

近闻天子奏神功,紫泥不久徵君去。

(0)

踏莎行.韩信庙

高岭连云,繁烟带雨。长杨满路悲风起。

将军墓上草萧萧,荒祠白日眠狐鼠。

九里山前,未央宫里。凄凉往事烦胸臆。

乌江汾水两悠悠,东流不尽英雄泪。

(0)

会邃谷子天然阁·其五

月出千山白,风高万壑哀。

沧江连海阔,飞阁倚云开。

贫病秋还客,登临夜复杯。

天涯几知己,候吏莫相催。

(0)

闻舍弟下狱

邸报封章事,敷陈与世违。

怪来明主怒,原是小臣非。

事业千年远,存亡一叶微。

高堂双白发,如我只宜归。

(0)

再过霍州

此地吾尝治,风尘几度游。

道随汾水折,云拥霍山浮。

昔往黄梅雨,今来白雁秋。

萍踪倦行役,何处是沧洲。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