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鬟初绾玉搔头,湖上相将弄小舟。
纤手接来花并蒂,半含欢笑半含愁。
云鬟初绾玉搔头,湖上相将弄小舟。
纤手接来花并蒂,半含欢笑半含愁。
这首明代诗人佘翔的《采莲曲(其一)》描绘了一幅轻盈活泼的水乡采莲图景。首句“云鬟初绾玉搔头”形象地写出女子们梳理秀发,戴上玉簪的娇俏模样,暗示了她们的青春活力。接着,“湖上相将弄小舟”描绘了她们在湖中划船嬉戏的场景,透出一种无忧无虑的快乐气氛。
然而,“纤手接来花并蒂”这一句转向细腻的情感表达,女子们采摘并蒂莲花时,动作轻柔,寓意着她们内心的微妙情感。并蒂莲花常象征着夫妻恩爱或双宿双飞,这里的“半含欢笑半含愁”则揭示了她们内心既喜悦又有所思的复杂情绪。可能是对未来的期待,也可能是对离别的担忧,或是对生活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景色为背景,通过女子们的动作和表情,展现了她们在采莲过程中的喜怒哀乐,富有生活气息和情感深度。
峭嵘乱石满陵冈,颜色苍润如琳琅。
神恻鬼□□□惨,牛眠虎跳深伏藏。
太湖灵壁不足数,涪水□麦熟可方。
剥苔剔藓验古刻,诸贤□□腾光茫。
如此至宝岂易得,宜檄山灵护□□。
□□□□□□□,却恐六丁下取将。
涉海必假舟航,登山当寻蹊径。
每叹修身错路,譬如饮药加病。
逢人须是问津,有心未免击磬。
况遇先觉先知,早明不垢不净。
七情涣若冰雪,一性湛然渊静。
虚无体道合真,恬淡乐天知命。
外之寇贼消亡,内焉邦家昌盛。
初守一以处和,乃无事而生定。
教不倦称乎仁,德分人谓之圣。
故玉非琢不成,惟木从绳而正。
要明师指药物,藉元神为本柄。
大道多歧亡羊,至人用心若镜。
何妨常善救物,免使大惑易性。
门庭既已趣入,根株亦须穷竟。
直至出死超生,方知聋者善听。
白衣心出家,从古推净名。
无疾现有疾,特地真机生。
佛欲遣人问,指示转分明。
宜是诸大士,辞屈不能行。
文殊末后往,万众心已倾。
箭锋相注处,妙义益峥嵘。
芥子容须弥,毛孔受四溟。
此理自灼然,学者疑且惊。
更谈不二门,法法俱见成。
一默岂无语,其声如震霆。
雁水分携后,悬悬二十秋。
世路少青眼,人生易白头。
况复遭乱离,长怀家国忧。
是中欲倾倒,一面终无由。
君从万里归,访我三日留。
寒灯话平生,尊酒相劝酬。
喜极感今昔,潸然涕将流。
君行驾朱轓,我亦稻粱谋。
努力尽此道,全身早归休。
林泉遵素约,杖屦发清游。
庶几践前言,母俾猿鹤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