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同学章绍庭孝廉二首·其二》
《哭同学章绍庭孝廉二首·其二》全文
清 / 张洵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征衫慈母手亲缝,忍使门闾望眼空。

让我一廛三径外,哭君两代十年中。

文章抗手无馀子,得失惊心问塞翁。

剩有西江明月好,照他魂魄到江东。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张洵佳所作的《哭同学章绍庭孝廉二首(其二)》。诗中充满了对亡友的深切哀悼与怀念之情。

首句“征衫慈母手亲缝”,以一件由母亲亲手缝制的行装起笔,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温情与回忆的场景中。慈母的爱与关怀,通过衣物这一载体,跨越时空,成为连接生者与逝者的纽带。

“忍使门闾望眼空”一句,表达了对逝者家人思念之情的同情与理解。在亲人离世后,家门似乎失去了往日的热闹与温暖,只剩下亲人期盼的目光,空洞而无助。

“让我一廛三径外,哭君两代十年中”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亡友之间的深厚情谊。诗人仿佛置身于亡友的墓地之外,心中满是对亡友的哀思与怀念,这份情感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持续了两代人长达十年之久。

“文章抗手无馀子,得失惊心问塞翁”则从亡友的才华与人生经历入手,表达了对亡友才能的敬佩和对其命运的感慨。亡友的文章成就无人能及,但人生的起伏却让人心生感慨,如同塞翁失马,得失之间,难以预料。

最后,“剩有西江明月好,照他魂魄到江东”两句,以自然景象寄托哀思,想象亡友的灵魂在月光的照耀下,得以安息于江东。西江的明月,不仅象征着永恒与美好,也成为了连接生者与逝者的情感桥梁,传递着对亡友的深深怀念与祝福。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亡友的哀悼与怀念,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张洵佳
朝代:清

字少泉,又字瑞生。同治癸酉优贡,历署河南上蔡,宁陵陈留县知事,升用直隶州知州。著有《爱吾庐诗钞》。先生诗宗香山,为人朴讷谨愿,胸无城府。严取与,辨义利,交久益敬。乡里后进有一才一艺者,必为之揄扬不置。需次汴垣,兼藉课徒自给,春秋榜发售者踵接。徐东海相国、朱古薇侍郎其尤著者也。宰上蔡日,终日堂皇,清理狱讼,不三月,囹圄一空。宁陵亦然。调署陈留二年,学道爱人,宽猛相济,政绩尤著。先生五十书怀诗有“两载民情水乳融”之句。年五十一,即自劾旋里。春秋佳日,惟与二三知已饮酒赋诗,不问门以外事,时论高之。
猜你喜欢

嘉禾八咏·其一披云阁

城角巍栏见海涯,春风帘幕暖飘花。

云烟断处沧波阔,一簇楼台十万家。

(0)

题山家壁

山中无传漏,猿鸣知既夕。

芳藤上幽援,素月照高壁。

主人殊喜事,欢若有夙昔。

稚子檠竹槃,炊黍持饷客。

卜邻虽未辨,清啸聊自适。

衰病久废诗,笔端叹荆棘。

(0)

稽山

我识康庐面,亦抚终南背。

平生爱山心,于此可无悔。

晚归古会稽,开门与山对。

奇峰绾髻鬟,横岭扫眉黛。

岂亦念孤愁,一日变万态。

风月娱朝夕,云烟阅明晦。

一洗故乡悲,更益吾庐爱。

东偏得山多,寝食鲜不在。

宁无度世人,谈笑见英概。

御风倘可留,为我倾玉瀣。

(0)

感寓二首·其二

老氏有至言,所贵知我稀。

鄙夫急自衒,岂复择所归。

君看珠在渊,草木借光辉。

所以古达人,怀玉被褐衣。

吾庐大泽中,岁苦水半扉。

朱门固自好,我亦未必非。

(0)

读老子次前韵

平生好大忽琐细,焚香读书户常闭。

少年曾预老聃役,晚岁欲挹浮丘袂。

力探玄门穷众妙,肯学阴谋画奇计。

言狂不独人共排,志大仍忧后难继。

君看淡扫出茧眉,岂比一尺春风髻。

著书勿恤饱蠹鱼,会有子云生后世。

(0)

癸丑十一月下旬温燠如春晦日忽大风作雪

今年一冬晴日多,草木萌甲风气和。

百钱布被未议赎,老翁曝背儿行歌。

吾侪小人虑不远,积雪苦寒来岂晚。

青天方行三尺乌,不料黑云高?嵼。

明朝雪恶冻复饿,儿啼颊皴翁噤卧。

九重巍巍那得知,阁门催班百官贺。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