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关百战事堪怜,越鸟何心北向燕。
魂逐白鹇游四海,骨无青树记千年。
铜驼草没荒宫外,玉玺光沉浊浪前。
抱石怀沙君莫问,厓门东下水如天。
间关百战事堪怜,越鸟何心北向燕。
魂逐白鹇游四海,骨无青树记千年。
铜驼草没荒宫外,玉玺光沉浊浪前。
抱石怀沙君莫问,厓门东下水如天。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大任的《厓门吊古四首》之四,通过描绘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象,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和英雄人物的感慨。
首句“间关百战事堪怜”,开篇即以“间关”形容战争的艰辛与悲苦,引出对历史中无数战争的同情与反思。接着,“越鸟何心北向燕”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越鸟”比作远离故土的英雄,表达了他们虽身在异乡却心系故国的情感,同时也暗含了对英雄们命运多舛的同情。
“魂逐白鹇游四海,骨无青树记千年”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英雄的追思。白鹇象征着英雄的灵魂,它们在四海漂泊,而英雄的骨骸却无法找到青翠的树木作为标记,暗示英雄虽英勇却未能得到应有的纪念与尊重,表达了对英雄不被后世铭记的遗憾。
“铜驼草没荒宫外,玉玺光沉浊浪前”描绘了历史遗迹的荒凉景象,铜驼和玉玺代表了昔日的辉煌与权力,如今却淹没于荒草之中,沉没于浊浪之前,象征着历史的变迁和权力的消逝,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最后,“抱石怀沙君莫问,厓门东下水如天”以屈原自沉汨罗江的典故结束全诗,表达了对英雄壮志未酬的惋惜之情。诗人似乎在说,对于英雄的悲剧,无需多言,正如东流的海水,深邃而广阔,承载着历史的重量与无尽的思绪。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英雄人物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英雄的深切缅怀,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