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无传漏,猿鸣知既夕。
芳藤上幽援,素月照高壁。
主人殊喜事,欢若有夙昔。
稚子檠竹槃,炊黍持饷客。
卜邻虽未辨,清啸聊自适。
衰病久废诗,笔端叹荆棘。
山中无传漏,猿鸣知既夕。
芳藤上幽援,素月照高壁。
主人殊喜事,欢若有夙昔。
稚子檠竹槃,炊黍持饷客。
卜邻虽未辨,清啸聊自适。
衰病久废诗,笔端叹荆棘。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夜晚的静谧与诗人与山家主人的温馨互动。首句“山中无传漏,猿鸣知既夕”写出了山中的宁静,以猿猴的鸣叫告知夜幕降临。接下来,“芳藤上幽援,素月照高壁”描绘了藤蔓攀援的景象,月光洒在高高的墙壁上,营造出清冷而静美的画面。
诗人对山家主人的热情好客感到欣喜,“主人殊喜事,欢若有夙昔”,显示出他们之间深厚的友情。孩子们也参与其中,稚子们忙碌地准备晚餐,围着竹槃拨弄着炊火,画面生动活泼。虽然还未深入了解邻居,但诗人通过“卜邻虽未辨,清啸聊自适”表达了对这种简单生活的满足和自我陶醉。
最后,诗人感叹自己因年老体衰,久未提笔作诗,如今面对此景,只能在笔端感叹人生的艰辛,如荆棘丛生。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欣赏和对人生感慨的流露。
穴虫测序改,客鸟知时晏。
严风振中野,凝霜薄飞观。
褰裳启东户,河星出有灿。
耿耿不遑寐,沈思汨回乱。
何以终遥夕,明灯且濡翰。
自我违之子,菀藻绝流玩。
郢斤不存目,流俗耻垩墁。
块处空堂中,谁为发言粲。
感嘅申微词,伫立倚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