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阑江阁。甚轻衾似水,羁人先觉。
梦到淮南,澹月微霜下帘幕。
长是歌离赋别,休更卜、镫前红萼。
算几日、鬓影都华,双袖也应薄。楼角。正萧索。
记伴我微吟,数遍寒柝。沈郎瘦削。
曾倚炉熏与调药。
孤负机中锦字,湘水阔、征鸿谁托。
便夜夜、归去也,忍教见却。
酒阑江阁。甚轻衾似水,羁人先觉。
梦到淮南,澹月微霜下帘幕。
长是歌离赋别,休更卜、镫前红萼。
算几日、鬓影都华,双袖也应薄。楼角。正萧索。
记伴我微吟,数遍寒柝。沈郎瘦削。
曾倚炉熏与调药。
孤负机中锦字,湘水阔、征鸿谁托。
便夜夜、归去也,忍教见却。
这首词以酒阑江阁为背景,描绘了旅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甚轻衾似水",形象地写出被子的单薄,如同江水般清凉,让离人倍感寂寥。"梦到淮南,澹月微霜下帘幕",通过梦境将读者带入淮南的清冷月色中,强化了离愁的情绪。
词人感叹频繁的离别,不愿再卜问归期,暗示着对团聚的渴望。"算几日、鬓影都华,双袖也应薄",表达了时光匆匆,青春易逝的感慨,以及离别后衣袖空空的落寞。
接下来,词人回忆与伴侣共度的时光,"楼角。正萧索",暗含了往昔的温馨与今日的孤寂。"沈郎瘦削。曾倚炉熏与调药",借沈约之典,表达自己因思念而消瘦,甚至在调制药剂时也心不在焉。
"孤负机中锦字,湘水阔、征鸿谁托",词人遗憾未能将心中的情愫寄托于书信,湘江浩渺,无人可托,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苦涩。最后,词人发出无奈的感慨,即使夜夜期盼归去,也难以忍受再次面对分离的现实。
整体来看,冯煦的《暗香·题家书后》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沉的意境,展现了词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生活的孤寂,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对西山摇落,又匹马,过并州。
恨秋雁年年,长空澹澹,事往情留。白头。
几回南北,竟何人、谈笑得封侯。
愁里狂歌浊酒,梦中锦带吴钩。岩城笳鼓动高秋。
万灶拥貔貅。觉全晋山河,风声习气,未减风流。
风流。故家人物,慨中宵、拊枕忆同游。
不用闻鸡起舞,且须乘月登楼。
昨宵梦见,遍地黄金。珍珠玛瑙盈襟。
满目珊瑚琥珀,玉树琼林。
蓦闻不时钟响,谑人人、各有灰心。
天水子,便前来稽首,索我清吟。
接得花笺象管,方吟咏,梦回谁是知音。
幸有清风皓月,悦我心琴。
些儿的端妙处,看何人、有分搜寻。
如同志,定将来,云步高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