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秋色替云峰,万里炎歊一洗空。
细雨复青池上草,西风顿白鬓边蓬。
聊同吾党二三子,来访山中十八公。
更拟夜深乘月到,要看香雾共冥濛。
谁将秋色替云峰,万里炎歊一洗空。
细雨复青池上草,西风顿白鬓边蓬。
聊同吾党二三子,来访山中十八公。
更拟夜深乘月到,要看香雾共冥濛。
这首宋诗《游下岩过松峭祠傍偃松又赋长句》是喻良能所作,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体验。首句“谁将秋色替云峰”以设问的方式,生动展现了秋意浓厚,仿佛是秋色代替了原本的云峰,给人以清新之感。接着,“万里炎歊一洗空”表达了对炎热潮湿夏季的消解,秋风带来的凉爽让人心旷神怡。
“细雨复青池上草”描绘了小雨滋润后的青草地,增添了生机与宁静。诗人“西风顿白鬓边蓬”,借西风轻拂,感叹岁月如梭,自己鬓发已斑白。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邀请朋友“聊同吾党二三子,来访山中十八公”,共享山中清幽时光,拜访松峭祠。
最后两句“更拟夜深乘月到,要看香雾共冥濛”,诗人想象夜晚月光下的景象,希望能与朋友们一同欣赏那缭绕的香雾,感受山间的神秘与朦胧,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景色的变化,寓含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对友情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今朝寒食节,拨撒挥涕馀。
何心事游行,谁使膏我车。
出门悟春远,绿遍万里涂。
阴林杂花稀,巨树新叶敷。
春风慰游客,荡漾回衣裾。
举杯复置杯,岸帻唯平湖。
岂无坐上客,不见朱与徐。
白云冒山顶,流阔作深青。
平林如屯云,中有枫叶赪。
湿烟聚合散,小雨时漂零。
公庭尽日閒,停午闻鸡声。
还如在山间,契此适野情。
老菊不作花,秋蝶转伶竮。
独坐玩物变,万事与心冥。
远怀韦苏州,觅句非为名。
兴至一摛辞,工拙子无撄。
妍媸理不无,要非心所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