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水汤汤萦屿转,前山恰恰与云平。
仆夫应怪微吟苦,宁识江头送目情。
去水汤汤萦屿转,前山恰恰与云平。
仆夫应怪微吟苦,宁识江头送目情。
这是一首描绘清晨山中景色的诗句,通过动人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自然环境之中。
"去水汤汤萦屿转"一句,以流动的水声为背景,描绘出山溪蜿蜒曲折的景象。"汤汤"二字形容水流的声音,使人联想到清晨微弱的阳光下,山间小溪潺潺而行。
"前山恰恰与云平"则是描写山峦与天际相接,山体轮廓如同云海一般柔和。这里的"恰恰"二字形容山势之缓慢,如同云层在山头轻拂。
"仆夫应怪微吟苦"一句,以第一人称的角度表达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感受与情怀,"微吟"表明诗人的心声细微而又深沉。这里的"应怪"二字,或许是诗人在自问自答,感叹自己的情感之复杂。
最后一句"宁识江头送目情"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即将离别之地的一种留恋与不舍。在这里,"目情"指的是通过眼前的景物来表达内心的思念和感情,而"宁识"二字,则是诗人自问自答,是否真的认识到了这种送别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在清晨山中独自徜徉时所产生的心灵交流与情感流露。
秋风木叶下,送目人千里。
汹涌趋东陵,潏荡混南纪。
天垂俱沈浮,霜落乃清泚。
蛟龙怒未平,舟楫漫难理。
苍梧云气连,笙竹矶石磊。
所恨碍君山,仍嗟愁帝子。
予怀渺不极,客思浩然起。
愿令沅湘波,安流入江水。
一笑天地惊,此乐古未有。
平生不解饮,满引亦一斗。
老革昔媚珰,正士皆碎首。
宁知时势移,人事反覆手。
昔年金谷花,今日章台柳。
巧哉造物心,此罚胜枷杻。
微酣谈旧事,因果信非偶。
淋漓挥醉墨,神鬼运吾肘。
姓名讳不书,聊以存忠厚。
时皇帝十载,太岁在丁丑。
恢台仲夏月,其日二十九。
同观者六人,题者河间叟。
二月欲半春风颠,对食废餐心黯然。
排沙荡沙忽到眼,须臾几席无光鲜。
昨者出门吹欲倒,乘黄不病不得前。
百围大木拔莫动,决折断干追乌鸢。
惊雷万车碾空过,倏忽卷地散百川。
未知何自蛟龙怒?坐使老屋如流船。
先生老屋十五椽,寄住主人从昔年。
崩腾直为居者惜,过客东西何用怜。
幸自环堵无足乐,屋虽朴陋形制坚。
但念素衣发如漆,白黑变尽思归田。
勉焉守之勿易地,会且风止天清妍。
君不见列御寇,御之还得同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