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早发竹山二首·其二》
《早发竹山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张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去水汤汤萦屿转,前山恰恰与云平。

仆夫应怪微吟苦,宁识江头送目情。

(0)
翻译
江水浩渺,环绕小岛蜿蜒流淌
前方山峦与天边云朵相接
注释
去水:江水。
汤汤:水流盛大。
萦屿:环绕小岛。
转:蜿蜒。
前山:前方的山峦。
恰恰:恰好。
云平:与云层齐平。
仆夫:驾车的人。
应怪:可能会感到奇怪。
微吟:低声吟唱。
苦:辛苦。
宁:岂能,哪里知道。
识:理解。
江头:江边。
送目情:远眺的情感。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清晨山中景色的诗句,通过动人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自然环境之中。

"去水汤汤萦屿转"一句,以流动的水声为背景,描绘出山溪蜿蜒曲折的景象。"汤汤"二字形容水流的声音,使人联想到清晨微弱的阳光下,山间小溪潺潺而行。

"前山恰恰与云平"则是描写山峦与天际相接,山体轮廓如同云海一般柔和。这里的"恰恰"二字形容山势之缓慢,如同云层在山头轻拂。

"仆夫应怪微吟苦"一句,以第一人称的角度表达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感受与情怀,"微吟"表明诗人的心声细微而又深沉。这里的"应怪"二字,或许是诗人在自问自答,感叹自己的情感之复杂。

最后一句"宁识江头送目情"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即将离别之地的一种留恋与不舍。在这里,"目情"指的是通过眼前的景物来表达内心的思念和感情,而"宁识"二字,则是诗人自问自答,是否真的认识到了这种送别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在清晨山中独自徜徉时所产生的心灵交流与情感流露。

作者介绍
张嵲

张嵲
朝代:宋   字:巨山   籍贯:襄阳(今湖北襄樊)   生辰:1096—1184

张嵲(1096—1184),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猜你喜欢

秋江独钓图

林间二客形骸俗,江上扁舟波浪愁。

万里乾坤少知己,一竿风月自优游。

(0)

苏伯脩湖广行省参政分题赋诗送行得洞庭波

秋风木叶下,送目人千里。

汹涌趋东陵,潏荡混南纪。

天垂俱沈浮,霜落乃清泚。

蛟龙怒未平,舟楫漫难理。

苍梧云气连,笙竹矶石磊。

所恨碍君山,仍嗟愁帝子。

予怀渺不极,客思浩然起。

愿令沅湘波,安流入江水。

(0)

快哉行

一笑天地惊,此乐古未有。

平生不解饮,满引亦一斗。

老革昔媚珰,正士皆碎首。

宁知时势移,人事反覆手。

昔年金谷花,今日章台柳。

巧哉造物心,此罚胜枷杻。

微酣谈旧事,因果信非偶。

淋漓挥醉墨,神鬼运吾肘。

姓名讳不书,聊以存忠厚。

时皇帝十载,太岁在丁丑。

恢台仲夏月,其日二十九。

同观者六人,题者河间叟。

(0)

离扬州

孤篷如磨绕汀沙,叶满平湖藕未花。

回首竹西亭渐远,一江烟雨酒旗斜。

(0)

泰定二年丙寅岁元日

闽藩杰构入青云,箫鼓声高万壑闻。

瓯粤谁存封建业?唐虞真是圣明君。

蓬莱瑞气皇居正,太液恩波御席分。

身远祇怀归委佩,丝纶阁近最缤纷。

(0)

二月行

二月欲半春风颠,对食废餐心黯然。

排沙荡沙忽到眼,须臾几席无光鲜。

昨者出门吹欲倒,乘黄不病不得前。

百围大木拔莫动,决折断干追乌鸢。

惊雷万车碾空过,倏忽卷地散百川。

未知何自蛟龙怒?坐使老屋如流船。

先生老屋十五椽,寄住主人从昔年。

崩腾直为居者惜,过客东西何用怜。

幸自环堵无足乐,屋虽朴陋形制坚。

但念素衣发如漆,白黑变尽思归田。

勉焉守之勿易地,会且风止天清妍。

君不见列御寇,御之还得同飞仙。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