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游回首长安远,吟怀都损愁抱。
西北上高楼,何人凭远眺。垂杨应自恼。
对斜阳芳草。十载江关,千秋词赋,误人多少。
烟水又南朝,苍茫外、醉拍栏杆一笑。
呼起几征鸿,寄裁红旧稿。蕉窗听雨好。
知甚日、巴山重到。隔千里、明月娟娟,奈寸心如捣。
清游回首长安远,吟怀都损愁抱。
西北上高楼,何人凭远眺。垂杨应自恼。
对斜阳芳草。十载江关,千秋词赋,误人多少。
烟水又南朝,苍茫外、醉拍栏杆一笑。
呼起几征鸿,寄裁红旧稿。蕉窗听雨好。
知甚日、巴山重到。隔千里、明月娟娟,奈寸心如捣。
这首《徵招·寄怀旧京诸姊》是清代诗人陈家庆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往昔京城生活的怀念与感慨。
“清游回首长安远”,诗人回望过去在京城的闲适游历,感叹时光流逝,距离遥远。“吟怀都损愁抱”,吟咏的心情因思念而变得沉重,愁绪满溢。“西北上高楼,何人凭远眺”,站在高楼上,遥望远方,却无人相伴,孤独之情油然而生。“垂杨应自恼,对斜阳芳草”,垂柳似乎也感到了忧愁,对着夕阳和青草,更添几分寂寥。“十载江关,千秋词赋,误人多少”,十年间在江边关卡漂泊,创作了无数词赋,却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让人为之惋惜。“烟水又南朝,苍茫外、醉拍栏杆一笑”,烟波浩渺的江南,苍茫的远方,诗人独自饮酒,拍打栏杆,以笑释怀。“呼起几征鸿,寄裁红旧稿”,唤起几只南飞的大雁,将旧日的诗稿寄予它们,希望它们能传达到远方。“蕉窗听雨好,知甚日、巴山重到”,在芭蕉窗下听雨声,不知何时能再次回到巴山。“隔千里、明月娟娟,奈寸心如捣”,即使相隔千里,明月依旧娟娟,但心中却如同被捣碎一般痛苦。
整首词情感深沉,通过对过往生活的回忆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京城生活的深深眷恋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挣扎。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高楼、垂杨、斜阳、芳草、烟水、征鸿等,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寄托了诗人的情感与思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