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与即觉顿修话旧》
《与即觉顿修话旧》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二十年前古道存,瞿塘无路觅精魂。

此心欲向青山付,佳话空传流水喧。

众病渐侵何可久,情缘疏淡不堪论。

焚书直入乱云去,忍听人间说感恩。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与老友即觉顿修重逢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哲理思考。

首联“二十年前古道存,瞿塘无路觅精魂。”以时间跨度二十年开篇,暗示了两人分别之久,古道象征着过往的岁月,而“瞿塘无路觅精魂”则表达了对老友精神世界的追寻,却似乎在时间的长河中难以寻觅,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失落感。

颔联“此心欲向青山付,佳话空传流水喧。”进一步深化情感,诗人的心意想要寄托于青山之中,象征着对自然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然而,美好的故事却只能在流水的喧哗中空自流传,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凸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外界喧嚣的反差。

颈联“众病渐侵何可久,情缘疏淡不堪论。”揭示了诗人面对生活的无奈与现实的残酷。随着岁月的流逝,各种疾病逐渐侵蚀着身体,生活变得艰难。同时,友情也因距离和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淡薄,难以再深入讨论,流露出对时光无情的感慨。

尾联“焚书直入乱云去,忍听人间说感恩。”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决绝态度。他选择“焚书”,可能象征着放下过去的记忆和束缚,勇敢地面对未知的未来。而“直入乱云去”则展现了诗人追求自由、不畏艰难的决心。最后,“忍听人间说感恩”则表明诗人对于世间的美好与感激持有保留的态度,或许是对人生苦短、珍惜当下的一种深刻领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友情、生命和未来的复杂情感,以及在逆境中寻求解脱与自由的勇气。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挽外舅二首·其一

人间三十二,名字几千春。

慷慨汉游侠,孝慈周吉人。

视物犹视己,顾亲宁顾身。

山中当出相,嗣子世其仁。

(0)

贾节庵冒夏暑越修涂过我苕霅情谊甚厚令闻古式无思大节不可复见而骨肉消息访问难真相对殆感慨不能为怀青灯夜语诵少陵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之句意甚惘然其归也儿曹以此为韵赋诗道别余亦作焉衰老拙恶姑写我怀且以卜后期云尔·其一

君留剑水浔,我卧弁峰下。

十书九不到,思君无日夜。

(0)

感事·其二

山川非晋土,悲泣效楚囚。

一语强自慰,凄迷望神州。

刺史下荆水,司农来石头。

土园管夷吾,过计非私忧。

(0)

句·其二

西风落叶长安梦,晚节寒华老圃心。

(0)

送高南伯入太学

我昔桥门客,于今喜送君。

天资自金玉,风味更兰薰。

各为亲年重,难忘别意勤。

功名何必问,怒翼正垂云。

(0)

题南岩寺

谁把长竿钓巨鱼,至今蹲石倚空虚。

蜂房爱向山崖结,鸟迹疑从海岛居。

入座翠岚生昼寂,夹川红树照春馀。

任公此去三千载,为看芳碑一嘅吁。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