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岩万壑披裘翁,日日看山落照红。
为爱青山似图画,不知身在画图中。
千岩万壑披裘翁,日日看山落照红。
为爱青山似图画,不知身在画图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披裘老翁每日观赏山中落日美景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自然山水之美的深深喜爱与沉浸其中的境界。诗中“千岩万壑披裘翁”一句,生动地刻画了老翁身处自然环境中的形象,穿着裘衣,置身于千山万壑之间,展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日日看山落照红”则进一步描绘了老翁每日观看夕阳映照山峦的壮丽景象,红日西下,将山峰染上一层金红,营造出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这种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和欣赏,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感知力和审美情趣。
“为爱青山似图画,不知身在画图中”这两句更是点睛之笔,表达了老翁对青山的喜爱之情如同欣赏一幅精美的画卷,他沉浸在自然美景之中,仿佛自己也成为了画中的一部分,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这种体验不仅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美学的深刻理解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哲理的表达,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在自然美景中寻求心灵慰藉的主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
阆苑会仙侣,金钟低度,玉磬初敲。
松阴下、仙音一派风飘。笙箫。
早人语静,幢幡绕,寿字香烧。
张坤鹤,被霞裾鹤氅,宝髻云翘。消摇。
同登道箓,看取天外鸾轺。拥无边、沧海皓月银涛。
相邀。涤除玄览,瑶池宴,已熟蟠桃。
功成后,行不言之教,万物根苗。
此日相逢,文选楼头,琼花榭边。
有累朝丽句,旧传邺架,一枝仙蕊,独种蓝田。
诗正而葩,玉温而栗,幻作髯之绝妙篇。
人还羡,读元龙湖海,百尺高搴。风流绝处能传。
看写向乌丝字字妍。
见红牙度者,又名玉树,绿腰谱了,不让金荃。
多少才人,百千声调,屈指能争几个先。
云郎道,是儿家捧砚,染作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