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枕依然似昨。鬓香云阁。
欲抬双眼尚瞢腾,记梦语、无端错。何处一声催觉。
晓莺帘幕。眠时亲手繁花铃,又彻夜、风吹薄。
推枕依然似昨。鬓香云阁。
欲抬双眼尚瞢腾,记梦语、无端错。何处一声催觉。
晓莺帘幕。眠时亲手繁花铃,又彻夜、风吹薄。
这首《一络索》是清代词人顾贞观所作,词中描绘了主人公从梦中惊醒的情景,细腻地展现了梦境与现实之间的微妙转换。
“推枕依然似昨”,开篇即以“推枕”这一动作,暗示主人公从梦中醒来,但感觉仿佛昨日之事,流露出一种恍惚与不舍的情绪。“鬓香云阁”,通过“鬓香”和“云阁”的形象,营造出一种温婉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暗示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复杂。
“欲抬双眼尚瞢腾,记梦语、无端错。”这两句写出了主人公试图回忆梦境中的片段,却因朦胧的状态而感到困惑,甚至记错了梦中的对话,表现出梦境与现实之间的模糊界限以及记忆的不准确。
“何处一声催觉。晓莺帘幕。”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声清脆的鸟鸣打破了宁静,可能是晨曦中的黄莺啼叫,将主人公从沉思中唤醒。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象征着自然界的生机与时间的流逝。
“眠时亲手繁花铃,又彻夜、风吹薄。”最后两句描述了主人公在睡眠时亲手挂起的繁花铃,在夜晚被微风轻轻吹拂的情景。繁花铃的轻摇与夜风的低吟,既是对梦境中美好景象的追忆,也是对现实生活中细微美好的捕捉,体现了词人对生活细节的敏感与珍视。
整体而言,《一络索》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构建,展现了主人公从梦境到现实的心理变化,以及对生活琐碎之美的感悟,是一首富有深意的抒情之作。
商程无山川,逐利是所征。
商车无岁月,徇义岂其情。
程君倜傥怀,久矣客辽城。
前年聘少房,镒金酬娉婷。
娉婷来归际,掩面泪纵横。
谓翁坐逮赇,鬻夫未能盈。
失身驯及妾,包羞履君庭。
彦宽未毕说,毅遣诫亟行。
人妻我可夺,人急我可乘。
酬金弗汝责,毁券迹亦平。
既以赎伉俪,复以赎笞搒。
父子与夫妇,载造遂欢迎。
义利在天地,有若水火争。
达人识所向,遐迩腾芳声。
我闻诘彦宽,辗尔无答应。
徐云勿多扬,我初不为名。
我即低头拜,古谊重光荣。
赞言欲劝薄,拙斐惟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