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深殊世界,长望挹仙源。
仙在人间是,相逢笑不言。
幽深殊世界,长望挹仙源。
仙在人间是,相逢笑不言。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人通过“幽深殊世界”表达了对远离世俗喧嚣、追求精神世界的向往。"长望挹仙源"则展现了诗人对仙人境界的渴望与追寻,仿佛在遥远处有一片纯净、超凡脱俗的世界等待着被发现和接近。
“仙在人间是”一句,似乎在暗示仙人并非存在于遥远的仙境,而是可能就在人间,隐匿于平凡之中,等待着有缘之人去发现和认识。这种观点充满了神秘色彩,也体现了道家哲学中关于仙人与自然、与普通人的关系的理解——仙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与普通人亦有交集。
最后,“相逢笑不言”则以一种含蓄而微妙的方式描绘了与仙人相遇时的情景。这里的“笑不言”,既是对仙人超然物外、淡泊名利性格的刻画,也是对诗人内心深处对这种超凡境界的向往和认同的表达。通过这一细节,诗人不仅传达了与仙人相遇的喜悦,更体现了对精神层面交流的重视,即无需言语,心灵的共鸣便足以传递彼此的情感和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构建了一个充满神秘与哲思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越现实、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以及对人与自然、人与超凡存在之间和谐关系的深刻思考。
近代东南守,何人与古同。
唯公临婺女,变俗似文翁。
流化陶编户,延儒萃泮宫。
栖粮农亩溢,鞠草讼囹空。
风月歌诗健,江山气象雄。
双溪今改观,八咏昔非工。
文酒高欢外,园林胜赏中。
妙年登白首,素节有清风。
嘉会千龄合,皇天五福融。
晚跻卿位棘,行觐帝宸枫。
卓马趋严诏,元龟简上聪。
谋猷一朝启,利泽万区通。
诸邑谁无状,孤生性最蒙。
简书循吏检,牒诉尽愚衷。
锐意锄奸蠹,推心活困穷。
不能防众口,止解洁微躬。
方托云垂荫,俄观岁改筒。
气寒期念黍,声在或知桐。
昔值民留寇,始闻书荐雄。
生成单贱迹,今日愿因公。
江国芙蕖夏最繁,临堤每见尚盘桓。
清淮况是稀疏有,江萼争教取次看。
晓艳不随生意绝,孤根宁减旧时安。
主人知我江乡客,弗忍池边独自观。
蛟龙水浅一战失,鸿雁天寒相背飞。
疏柳不堪霜后折,故人转觉酒边稀。
朱颜有改宜看镜,黄卷无穷且杜扉。
事业计从勤愤得,未妨邻里笑空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