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答陈正叔二首·其二》
《次韵答陈正叔二首·其二》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田宅荒凉去复来,诗书颜发两尘埃。

忘机自许鸥相狎,得祸谁期鹤见媒。

此道未行身有待,古人不见首空回。

何当水石他年住,更把韦编静处开。

(0)
注释
田宅:田地和房屋。
荒凉:荒芜、无人打理。
去复来:时而离去,时而回来。
诗书:书籍。
颜发:白发。
两尘埃:满是灰尘。
忘机:无心机,不追求世俗利益。
鸥相狎:鸥鸟亲近,象征自由自在的生活。
得祸:引来灾祸。
鹤见媒:鹤带来的消息,可能指不祥之事。
此道:这条路。
身有待:自身还有所期待。
古人不见:过去的贤人已无法相见。
首空回:徒然回首。
何当:何时能够。
水石他年:未来的山水生活。
韦编:古代用牛皮绳编连的竹简,代指书籍。
静处开:在宁静的地方阅读。
翻译
田地房屋荒芜,时而再来,书籍与白发都积满灰尘。
我无心机,只愿鸥鸟相伴,却未料到引来灾祸,是鹤带来的消息。
这条道路尚未走通,我还需等待,古人已不可见,只能空自回头。
何时能在此处与山水为伴,静静地翻开那些经书。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属于中唐以降文人词风的转变,诗中的意境和语言都极富含蓄。

首句“田宅荒凉去复来”描绘出一片萧瑟凄凉的景象,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慨。田园荒废,往日的繁华不再,是时光流转带来的无情变化,也隐含着个人事业的坎坷。

“诗书颜发两尘埃”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与文学的执着。尽管头发已灰,但对知识和文字的追求依然如故,书卷上积满了尘土,却未能掩盖其内在的光辉。

“忘机自许鸥相狎”一句,通过忘记世俗烦恼,与自然界(以鸥为代表)的和谐相处,表现了诗人超脱红尘、寻求心灵寄托的愿望。这里的“鸥”,即是水鸟,是诗歌中常用来象征清高脱俗的情操。

接着,“得祸谁期鹤见媒”则透露出一种命运多舛、遭遇不幸的感慨。鹤在古代往往被视为吉祥之物,而这里却成为了灾难的预兆,显示了诗人对于自己遭受厄运的无奈。

“此道未行身有待”表达了诗人对某种理想或信念的坚守与期待。尽管现实中并未能够实现,但身体仍在等待着那一天的到来,体现出一种执着与坚持。

最后,“古人不见首空回”则是借用历史人物的无奈离去,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改变既定命运的无力感。首字空白,有一种突然中断的感觉,也许在暗示诗人的某种悲凉情绪。

“何当水石他年住,更把韦编静处开”是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憧憬。在未来的某一年,能够隐居于山水之间,再次打开那些尘封已久的书籍与文卷,寻求一份宁静和满足。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田园荒凉、个人学问、对自然的寄托、命运的无奈、理想的坚守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憧憬等多个层面,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与信阳王君仪司理约游首山寺不遂

渡河五里列南山,僧阁连延半岭间。

岁暮相招春晚去,出城风雨又空还。

(0)

月没

月没云生障,风和雪压沙。

居家尝似客,行路却如家。

(0)

早寒

十月清宵永,空斋已怯寒。

霜篱飞叶密,风案拂沙乾。

晏叔狐裘稳,公孙布被完。

檐澌方缀瓦,井冻渐封干。

饱食留鹰距,虚惊落雁翰。

谁来沽酒饮,自笑典衣难。

想望存心曲,嘻吟恣笔端。

河冰思泽国,路雪寄长安。

邑邑炉灰冷,荧荧烛烬阑。

门前生计在,苇席称车单。

(0)

代范忠宣挽中散某公三首·其二

宿昔函关路,游人作上官。

鸡鸣轩盖入,马到吏民安。

苦节摧头白,清名过齿寒。

生平弹与挂,只是一朝冠。

(0)

挽履中学士二首·其一

孝悌由家法,词章亦世传。

婚姻甥舅好,门户弟兄贤。

问疾犹樽俎,遗文谩简篇。

平生惟一辙,何事不长年。

(0)

留别损之大士

去去南州远,无人可问禅。

牵怀从此日,聚首在何年。

水落城东路,风清淮上船。

我心须自写,弹断古琴弦。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