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昔函关路,游人作上官。
鸡鸣轩盖入,马到吏民安。
苦节摧头白,清名过齿寒。
生平弹与挂,只是一朝冠。
宿昔函关路,游人作上官。
鸡鸣轩盖入,马到吏民安。
苦节摧头白,清名过齿寒。
生平弹与挂,只是一朝冠。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官场的景象,通过“宿昔函关路”开篇,引出主人公从函谷关出发,踏上仕途之路。接着,“游人作上官”点明了主人公由游子变为官员的身份转变。诗中以“鸡鸣轩盖入,马到吏民安”描绘了官员上任时的场景,鸡鸣时分,官员的车马已至,显示出其高效和权威,同时也暗示了官员的到来为当地带来了安宁。
“苦节摧头白,清名过齿寒”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表达了主人公在官场中坚守正直、清廉的品质,即使岁月流逝,头已斑白,但其清名依然如冰霜般寒冷,不为世俗所玷污。这反映了诗人对主人公人格的赞美和敬仰。
最后,“生平弹与挂,只是一朝冠”则以简练的语言,概括了主人公一生的经历,从平民到官位的转变,如同弹丸之于冠冕,形象地展示了其人生轨迹的起伏和变化。整首诗通过对主人公仕途生涯的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
昨朝走马居庸关,千峰路绝不可攀。
腰间宝剑空绣涩,传闻彍骑横天山。
归来晨谒紫宸殿,叹息同心多隔面。
何事君为南国行,不留今夕张华宴。
追送城南暂住车,道上垂杨枝叶疏。
春去秋来等抛掷,几时同上平戎书。
而翁论交今十载,含香汉署生风采。
芙蓉湖上能早还,白龙山中共谁在。
君行令我望沧洲,而翁身閒未白头。
自惜同歌不同调,况复阴云多杪秋。
还乡驷马明昼锦,满堂宾客为亲寿。
江左风流莫久淹,河东词赋时常售。
少年轻自信,称引必诗书。
目少可意人,量已恒有馀。
慕远靡近忧,戒愓日复疏。
但念岁月悠,宁复嗟居诸。
冉冉四五十,正如下阪车。
青阳初起晨,已遂迫夕除。
四序谅不爽,今昔一何殊。
力衰业不就,夙计岂可虚。
抱兹中夜叹,起步仍踟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