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清宵永,空斋已怯寒。
霜篱飞叶密,风案拂沙乾。
晏叔狐裘稳,公孙布被完。
檐澌方缀瓦,井冻渐封干。
饱食留鹰距,虚惊落雁翰。
谁来沽酒饮,自笑典衣难。
想望存心曲,嘻吟恣笔端。
河冰思泽国,路雪寄长安。
邑邑炉灰冷,荧荧烛烬阑。
门前生计在,苇席称车单。
十月清宵永,空斋已怯寒。
霜篱飞叶密,风案拂沙乾。
晏叔狐裘稳,公孙布被完。
檐澌方缀瓦,井冻渐封干。
饱食留鹰距,虚惊落雁翰。
谁来沽酒饮,自笑典衣难。
想望存心曲,嘻吟恣笔端。
河冰思泽国,路雪寄长安。
邑邑炉灰冷,荧荧烛烬阑。
门前生计在,苇席称车单。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寒气初至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触。首联“十月清宵永,空斋已怯寒”点明了时间与环境,深秋的夜晚格外漫长,诗人独处空室,感受到寒意的侵袭。颔联“霜篱飞叶密,风案拂沙乾”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夜的景色,霜覆盖的篱笆上落叶密集,微风吹过书案,拂起干燥的沙尘。颈联“晏叔狐裘稳,公孙布被完”运用典故,晏叔穿着温暖的狐裘,公孙则用结实的布被,对比中透露出诗人对自身生活状态的感慨。尾联“饱食留鹰距,虚惊落雁翰”描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细节,饱食之余,留下鹰距作为装饰,却因虚惊而使雁翰掉落,形象地表现了生活的琐碎与意外。最后,“谁来沽酒饮,自笑典衣难”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的无奈与幽默感,想要借酒消愁却连衣服都难以典当。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也有对个人生活境遇的深刻反思,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社会、人生的独特感悟。
绕郭红芳。谁比似、西湖六月风光。
水天无暑,柔橹荡处悠扬。
三竺浮岚笼竹树,六桥软涨狎鸳鸯。尽徜徉。
绿荷四面,人在中央。
秦淮那便让此,有山温水腻,粉艳脂香。
十里珠帘,而今一片沧桑。
少年游迹寄处,猛回首,烟云劫一场。
休惆怅,趁花间酒熟,沉醉鸥乡。
秋色萦怀抱。正缄来、房山新绘,江村缥渺。
甲帐前头供奉客,尽日亲承天笑。
算纵有、长林丰草。
除是功成头并白,赐明湖、一曲容归老。
见卵计,笑君早。绿杨踠地平桥小。
问丹青、枫江转处,阿谁归棹。
万事后人吾分定,此计合教先了。
待重见、浊醪相劳。
七十二峰湖上路,隔姚江、烟雨无多少。
眼底事,海鸥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