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无所为,宴坐观我天。
此心俨不动,岂即非圣贤。
孰谓轲也死,斯文遂无传。
凤麟有嘴角,煎胶寄遗编。
敛之入方寸,可续千古弦。
世人不识察,自眩良独难。
仲舒聊下帷,子云姑草玄。
与世留医方,良医其舍旃。
寂静无所为,宴坐观我天。
此心俨不动,岂即非圣贤。
孰谓轲也死,斯文遂无传。
凤麟有嘴角,煎胶寄遗编。
敛之入方寸,可续千古弦。
世人不识察,自眩良独难。
仲舒聊下帷,子云姑草玄。
与世留医方,良医其舍旃。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寂静的环境中,心无杂念,宴坐观赏天空的景象。诗中的“此心俨不动”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这与古代圣贤修身养性的境界相契合。
接下来的几句“孰谓轲也死,斯文遂无传。凤麟有嘴角,煎胶寄遗编。”似乎是在表达一种文化的断层和传承的不易,轲是一种古代乐器的名字,这里可能是比喻着某种艺术或智慧的消亡,而“凤麟有嘴角”则是形容珍贵难寻的遗产。
诗人随后写道:“敛之入方寸,可续千古弦。”这里的“敛之入方寸”可能意味着将那些宝贵的智慧和艺术集中保存,而“可续千古弦”则是希望这些传承能够久远,永续下去。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世人不识察,自眩良独难。仲舒聊下帷,子云姑草玄。”诗人感慨于世人往往不能辨识真才实学,而真正的贤者则隐退于世,如同古代贤士仲舒和子云,他们或低调行事,或在荒野中寻找智慧。
最后,“与世留医方,良医其舍旃。”诗人表达了希望将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像良医留下的药方一样传承给后世,这里的“良医”可能是指那些真正懂得治愈人心的圣贤,而“其舍旃”则意味着他们虽然隐退,但智慧依旧流传。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化传承、人才辨识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的深刻思考。
绿芒如粟抽芦笋,綵鸳泛泛金塘静。
美人同上木兰舟,弱袂长鬟娇弄影。
春风满把春妆冷,落红欲没胭脂井。
碧桃花下紫纶巾,澹粉楼头飏素尘。
鹦歌迟,燕语急,双袖能知泪痕湿。
落花游丝互相及,摇荡春光入空碧。
六代兴亡变陵邑,青山无言向人立。
眼看柳絮飞为萍,有酒不饮将何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