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芒如粟抽芦笋,綵鸳泛泛金塘静。
美人同上木兰舟,弱袂长鬟娇弄影。
春风满把春妆冷,落红欲没胭脂井。
碧桃花下紫纶巾,澹粉楼头飏素尘。
鹦歌迟,燕语急,双袖能知泪痕湿。
落花游丝互相及,摇荡春光入空碧。
六代兴亡变陵邑,青山无言向人立。
眼看柳絮飞为萍,有酒不饮将何营。
绿芒如粟抽芦笋,綵鸳泛泛金塘静。
美人同上木兰舟,弱袂长鬟娇弄影。
春风满把春妆冷,落红欲没胭脂井。
碧桃花下紫纶巾,澹粉楼头飏素尘。
鹦歌迟,燕语急,双袖能知泪痕湿。
落花游丝互相及,摇荡春光入空碧。
六代兴亡变陵邑,青山无言向人立。
眼看柳絮飞为萍,有酒不饮将何营。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景与情感的细腻变化。开篇以“绿芒如粟抽芦笋”描绘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芦苇新生,绿意盎然,仿佛是大自然的笔触在画卷上轻轻点染。接着,“綵鸳泛泛金塘静”,色彩斑斓的鸳鸯在宁静的金塘中悠然游弋,画面和谐而生动。
“美人同上木兰舟,弱袂长鬟娇弄影”,诗人通过这一场景,展现了女性的柔美与优雅,她们乘坐着木兰舟,在水面轻盈地划动,裙摆随风飘扬,映照出水中美丽的倒影。春风拂面,却带有一丝凉意,“春风满把春妆冷”,春风吹过,似乎给春天的妆容增添了一抹清冷之感。
“落红欲没胭脂井”,随着春日的流逝,花瓣纷纷落下,仿佛要淹没那象征着美丽与哀愁的胭脂井,暗示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接下来,“碧桃花下紫纶巾,澹粉楼头飏素尘”,碧桃盛开,紫色的头巾在微风中飘扬,粉色的楼阁上尘埃飞扬,这些细节描绘了春天的多彩与繁华。
“鹦歌迟,燕语急”,鹦鹉的歌声显得有些迟缓,而燕子的呢喃则显得急促,对比鲜明,增添了诗的韵律感。双袖“能知泪痕湿”,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即使是在明媚的春光中,也难以掩饰内心的忧伤。
“落花游丝互相及,摇荡春光入空碧”,落花与游丝相互交织,摇曳生姿,将春天的光影投射到广阔的天空之中,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最后,“六代兴亡变陵邑,青山无言向人立”,历史的更迭与变迁,如同青山一般沉默不语,见证着人间的兴衰起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江南春天的美丽与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南山有乔松,高以凌紫虚。
东枝蔽朝景,西干匿流晖。
大中明堂材,巧匠不可围。
万岁未裁用,弃置此岑隈。
梁栋质虚在,公输骨已灰。
凤鸟巢其巅,驺麟亦追随。
穷谷固荒寂,车马倘来归。
一朝就绳削,宫阙增光辉。
李唐开元全盛日,文化昭宣异人出。
夫君自是长庚精,炯炯堕地群伦惊。
胸罗珠玑烂星斗,笔锋造化驱雷霆。
金銮召见至尊喜,赋诗挥毫疾风雨。
声华气岸压朝绅,妾视真妃奴力士。
尘世龌龊不可留,骑鲸复去昆崙丘。
朅来宇宙成千秋,一朝还作荆襄游。
荆襄之堧兰江上,山纡水环景清旷。
此时突兀开新祠,万古诗豪揭高榜。
地因人胜古则然,从此兰江重穹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