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苏国博以考绩至迁官南大理复还金陵》
《苏国博以考绩至迁官南大理复还金陵》全文
明 / 卢龙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十年声誉满词垣,璧水传经道愈尊。

报绩已从南国重,承恩新自汉宫蕃。

秣陵风月还相待,廷尉刑章定不冤。

杯酒雄谈殊未悉,忍看离袂出都门。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苏国博因功绩卓著,晋升为南大理职务后返回金陵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苏国博声誉与成就的赞誉,以及对其即将离开时的不舍之情。

首句“十年声誉满词垣”,赞扬了苏国博在官场中的十年努力,使得他的名声在朝廷中广为流传,词垣即指朝廷或官府,这里形容其声誉之盛。接着“璧水传经道愈尊”一句,进一步说明苏国博不仅在官场上声名远播,其在学术上的贡献也日益受到尊敬,璧水可能是指其著作或讲学之地,道尊则表明其学术地位的提升。

“报绩已从南国重,承恩新自汉宫蕃”两句,描述了苏国博因功绩显著而获得朝廷的重视和恩宠,从南国(可能指南方地区)到汉宫(象征朝廷),显示出其职位的晋升和权力的扩大。

“秣陵风月还相待,廷尉刑章定不冤”表达了对苏国博回到金陵后,当地美好风光将一如既往地欢迎他,同时暗示即便在处理案件时,他也能够公正无私,不会让无辜之人受冤枉,体现了他对法律的尊重和对公平正义的追求。

最后,“杯酒雄谈殊未悉,忍看离袂出都门”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苏国博即将离开京城的不舍之情。在一次酒宴上,两人谈论得非常热烈,但似乎还有很多话没有说完,诗人不忍心看着朋友离开京城的大门,流露出深厚的情谊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苏国博个人的成长与成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其离去的惋惜与祝福,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深意的作品。

作者介绍

卢龙云
朝代:明

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猜你喜欢

背立骊

首昂渴乌胯山峙,拂阶一把银丝委。

金羁脱兔势无前,踣铁盘攒忽如掎。

浅髋大脰方争涂,忍使骊龙老垂耳。

倚风背立非背恩,驮锦秋高为君起。

(0)

四景宫词·其四

黛螺新赐量成斗,画眉日画青青柳。

长得君王一笑看,眠文不敢朝欣酒。

盘珠夜制衮龙衣,红冰笋软呵纤手。

坐听灯人报晓筹,二十五声寒点后。

(0)

西湖竹枝歌·其七

小小渡船如缺瓜,船中少妇《竹枝歌》。

歌声唱入空侯调,不遣狂夫横渡河。

(0)

官军后还西涧草堂

干戈一为用,十室九不完。

东西南北人,坏屋敢求安。

昨闻府兵下,徒跣入荆菅。

一市人尽虚,衡门驻旌竿。

还家动盈月,瓶粟久已殚。

幸兹西涧西,草堂适平宽。

竹林最无恙,秀色雨始干。

石梁不可援,更造酾风湍。

扫地山气润,开轩水声寒。

留榻依故处,援琴较初弹。

宾客稍稍来,畦蔬亦朝餐。

坐中谈时事,废食各永叹。

西峰数里外,草窃除岂难。

盛夏兵既集,翱翔彼河干。

乃知荆扬交,蝶血原野丹。

频年劳人马,未得贼肺肝。

憧憧往来地,供亿困百端。

我生固其时,飘飖愧飞翰。

(0)

题杂画二首·其二

水阔天低欲尽头,柳花如雪暗归舟。

平生解识沧洲趣,何处飞来双白鸥。

(0)

官军后还西涧草堂

丈夫志四海,立身自有馀。

安能事一室,遂欲游空虚。

嘉遁盖贞吉,圣人不予愚。

况当艰难际,行止岂敢迂。

若为动干戈,爰及此林闾。

风气混六合,理难静一隅。

奔走固不恤,邻里谁安居?

所恤罔悔吝,类为时所驱。

出门已忧劳,入门复欢娱。

一欣朋徒合,再喜景物殊。

绿竹洒秋色,疏花耀前除。

开轩坐林杪,更取琴与书。

西山澹相对,落日号惊乌。

忍闻濮阳血,草木渍模糊。

杀戮本群盗,哀矜为无辜。

三叹观化初,人生亦须臾。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乾隆 梁羽生 曹叡 文征明 启功 卓文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