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宋可挹挽诗》
《宋可挹挽诗》全文
宋 / 王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万卷藏书富,千金市义多。

斯人今止此,造物意如何。

风月空投辖,烟波冷晒蓑。

林间谁挂剑,清泪堕悲歌。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wǎnshī
sòng / wángyán

wànjuàncángshūqiānjīnshìduō

rénjīnzhǐzào

fēngyuèkōngtóuxiáyānlěngshàisuō

línjiānshuíguàjiànqīnglèiduòbēi

翻译
拥有万卷藏书的人财富丰厚,用千金买来的道义更加珍贵。
这样的人如今只剩下这一个,大自然的意图又是怎样呢?
清风明月洒满道路,烟雾苍茫中,寒露打湿了蓑衣。
树林深处,谁挂起了一把剑,清泪滑落,伴随着悲伤的歌声。
注释
万卷:形容书籍极多。
斯人:此人,指代前文的拥有万卷藏书的人。
造物:大自然。
风月:清风明月。
烟波:烟雾笼罩的水面。
蓑:蓑衣,古代渔民或农夫穿的防雨衣物。
剑:象征着忠诚或者决绝。
清泪:清澈的眼泪。
悲歌:悲伤的歌曲。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炎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书籍和知识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界的细腻感受。

“万卷藏书富,千金市义多。”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书籍的珍视和追求,对于知识的渴望。这里的“万卷”指的是大量的书籍,而“千金”则形容了获取这些书籍的价值,不仅是在物质上,也反映出诗人的精神追求。

“斯人今止此,造物意如何。”这两句是对前文的进一步思考。这里的“斯人”指代自己,“今止此”表明诗人在某种境界或情感上的暂时停留。而“造物意如何”则是一种哲思,询问自然万物的本质或宇宙的创造者对人的安排。

接下来的两句:“风月空投辖,烟波冷晒蓑。”描绘了一幅淡远幽深的山水画面。“风月”指的是清风明月,这里是自然界中最为纯净和美好的景象。而“烟波冷晒蓑”则表现出一种孤寂与苍凉,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最后两句:“林间谁挂剑,清泪堕悲歌。”这两句透露出一丝凄清和哀伤。这里的“林间”构建了一种隐逸的情境,而“挂剑”则可能暗示着诗人内心的不安或是对过往的某些事情的思念。而“清泪堕悲歌”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哀伤情绪,通过泪水和悲歌来抒发心中的不舍与忧愁。

整首诗通过书籍、自然、内心世界的交织,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意境。

作者介绍

王炎
朝代:唐

猜你喜欢

得彭济物总制书

白马行营照暮春,风流文采一时尊。

辽阳灯火夜谈剑,梁苑词人今在门。

闻道经时头尽白,还知百战气犹存。

寄书为慰南州客,卧病独吟江上村。

(0)

鹅湖费阁老见访山中作诗赠之

天远辞朝日,江清一棹东。

艰危思欲济,留滞气还雄。

水宿鱼龙国,帆连鹳鹤风。

便随梅福去,莫问国师公。

(0)

夜起煮茶

碎擘月团细,分灯来夜缸。

瓦铛然野竹,石瓮泻秋江。

水火声初战,旗枪势已降。

月明犹在壁,风雨打山窗。

(0)

跨驴游西山天竺寺

秋叶满林吹乱红,秋光半在山寺中。

老衲迎门解幽事,一见呼我长髯公。

薰炉相对坐中夕,松声泉韵何冲融。

独鹤隔竹向人立,欲鸣未鸣幽意同。

气酣日落豪思发,诗成三绕青桂丛。

造物小儿玩人世,俯仰何必悲无穷。

布袍斗笠自高格,狂歌醉叫惊山翁。

归来明月散林影,驴背仰啸秋山空。

(0)

丑奴儿.咏阁前芍药.二

白玉阑干红芍药,黄阁前轩。一朵婵娟。

封罢词头仔细看。几番过了风和雨,避却尘喧。

红紫将阑。开向钧天倚盖圜。

(0)

漫兴五首·其一

花枝压雨粉墙偏,淡白轻红尽可怜。

独立晓风无限意,为谁零落为谁妍。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