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致政节推朱子发归无锡二首·其一》
《送致政节推朱子发归无锡二首·其一》全文
宋 / 仲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白发倦场屋,一官初自娱。

幡然挂章绂,遽作卧江湖。

耆旧添佳传,都门续故图。

会当垂不朽,名与惠山俱。

(0)
翻译
满头白发厌倦了官场生活,初次做官只为自我娱乐。
突然决定辞官归隐,立刻投身于江湖生涯。
老一辈的人增添了新的佳话,京城又续写了古老的故事。
我期待着自己的事迹能流传后世,名声与惠山同在。
注释
白发:形容年老。
倦场屋:厌倦官场。
初自娱:初次为自己而乐。
幡然:突然。
挂章绂:辞去官职。
遽作:立刻。
卧江湖:归隐江湖。
耆旧:年长有威望的人。
佳传:美好的传说。
都门:京城。
故图:旧有的故事。
垂不朽:流传后世。
惠山:地名,可能指代名胜或声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官员在退休后回到家乡,享受安逸生活的场景。"白发倦场屋,一官初自娱"两句表明诗人已是白发苍苔,官至一品,但现在已经不再忙于朝政,而是开始享受自己的晚年时光。此处“倦”字生动地描绘出官员对于仕途生活的疲惫感。

"幡然挂章绂,遽作卧江湖"则写出了诗人在家中挂起了华丽的幔帐,并且迅速地适应了江湖之上的闲适生活。这两句通过对室内物品的描写和对自然环境的融入,体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享受。

"耆旧添佳传,都门续故图"表明诗人在年迈之际,仍旧在增加自己的美好传记,同时也在继续绘制着家乡的古老风貌。这两句既强调了诗人对于个人历史的珍视,也彰显了他对于家乡情感的深厚。

"会当垂不朽,名与惠山俱"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名字和功绩能够流传后世,与那座著名的惠山共存。这里的“垂”字意味着对未来永恒价值的期待,而“惠山”作为地标,不仅是自然景观,也承载着文化与历史的重量,成为诗人心中理想中的不朽象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景物勾勒,展现了诗人对于晚年生活的美好向往,以及对个人声名永恒的渴望。

作者介绍

仲并
朝代:宋

约公元一一四七年前后在世]字弥性,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幼好学强记,其母尝屏其所观书,几上仅余台历一册,明旦默记,纤悉不误。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进士,调平江府学教授。五年,通判湖州。七年,以张浚荐召至阙,为秦桧所阻,出通判镇江府。十六年,为言者所劾,降二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五),自是闲退二十年。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擢光禄丞,晚知蕲州。
猜你喜欢

宛在亭怀王中丞·其三

倚棹凭危堞,开亭出远山。

乐从鱼鸟后,愁忆鼓鼙闲。

地泽偏东辅,天朝重北关。

别来蒲柳质,不敢俯潺湲。

(0)

寄钱子推是日子推宿山中

病不登山梦到山,也知高兴在松关。

云随社老看碑去,风送邻僧供茗还。

无石似龙还画葛,有崖如玉合书颜。

更烦题我新精舍,脩竹千竿屋数间。

(0)

显公房夜坐

两宿禅房不问禅,夜深无事足高眠。

西山松竹东山月,共作清凉到榻前。

(0)

秋华十咏次如山·其二鸡冠

文装簇簇向晨稠,长送星光过孟陬。

纵是无声报昏晓,也应有色纪春秋。

(0)

月正四日至山中

晓出城门望九峰,风光处处与人逢。

不知雪后春多少,绣岭庭前看种松。

(0)

陆全卿夜过锡代东·其二

回首羊肠谢险途,归来还自旧陈湖。

他年故有寻僧兴,何处青山酒一壶。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