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棹凭危堞,开亭出远山。
乐从鱼鸟后,愁忆鼓鼙闲。
地泽偏东辅,天朝重北关。
别来蒲柳质,不敢俯潺湲。
倚棹凭危堞,开亭出远山。
乐从鱼鸟后,愁忆鼓鼙闲。
地泽偏东辅,天朝重北关。
别来蒲柳质,不敢俯潺湲。
这首诗是明代戚继光所作的《宛在亭怀王中丞(其三)》。诗中描绘了诗人倚靠船桨,凭栏远眺的情景,亭台与远处的山峦相映成趣。诗人的情感随着鱼鸟的自由自在而感到快乐,又因回忆起战鼓声声的紧张时刻而生出忧愁。他感慨于大地的地理格局,特别提到东辅之地的重要性,以及朝廷对北方边关的重视。最后,诗人以“别来蒲柳质,不敢俯潺湲”表达了离别后的思念之情,即使身处湍急的水流前,也不敢轻易低头,隐喻着他对国家和职责的忠诚与坚守。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壮志豪情,又有细腻的思乡之情,展现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苇萧中辟户,相映绿淮流。
莫讶春潮阔,鸥边可泊舟。
昔别吴堤雨,春帆去较迟。
江波千里绿,囗囗囗囗囗。
千里趋魏阙,一言简圣聪。
河流引关外,国用赡秦中。
有诏许其策,随山兴此功。
连云积石阻,计日安波通。
飞棹转年谷,利人胜岁丰。
言归汉阳路,拜手蓬莱宫。
紫殿赐衣出,青门酣酌同。
晚阳过微雨,秋水见新鸿。
坐惜去车远,愁看离馆空。
因思郢川守,南楚满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