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荡几材杰,遗忧独此君。
至今传胜概,太学有清芬。
碧血三朝恨,丹阳何处坟。
未如辛庆忌,徒蹝免朱云。
板荡几材杰,遗忧独此君。
至今传胜概,太学有清芬。
碧血三朝恨,丹阳何处坟。
未如辛庆忌,徒蹝免朱云。
这首诗《陈东庙》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曹家达所作,通过“板荡几材杰,遗忧独此君”两句开篇,巧妙地将历史人物与现实情境相联系,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与对当前社会的忧虑。接下来,“至今传胜概,太学有清芬”两句,赞美了陈东庙的盛名远播和其精神品质的高洁,暗示了陈东庙作为文化象征的价值。
“碧血三朝恨,丹阳何处坟”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碧血”与“三朝恨”的对比,以及对“丹阳何处坟”的疑问,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深切感慨和对逝去英灵的怀念。最后,“未如辛庆忌,徒蹝免朱云”以辛庆忌和朱云两位历史人物为例,暗含了对当世缺乏像他们一样敢于直言、不畏权势之士的批评,同时也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反思,以及对现实社会的隐喻性批判,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君不见千里马,有时困羁靮。
不遇九方歅,龙文更谁识。
又不见五彩凤,有时铩羽翮。
不如鹜与鸡,聚族自争食。
人生遭轗轲,俯仰今犹昔。
贤有不黔突,圣有不煖席。
圣贤尚栖栖,我独何恻恻。
但恐白日沉,年光竟虚掷。
乾坤等蘧庐,寿命非金石。
愿餐不死药,蓬瀛杳难觅。
乘化复奚疑,委心任所适。
故国遗铜驼,秋风暗荆棘。
霸图有兴衰,人事无休息。
矫首望归云,鸿飞楚天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