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千里马,有时困羁靮。
不遇九方歅,龙文更谁识。
又不见五彩凤,有时铩羽翮。
不如鹜与鸡,聚族自争食。
人生遭轗轲,俯仰今犹昔。
贤有不黔突,圣有不煖席。
圣贤尚栖栖,我独何恻恻。
但恐白日沉,年光竟虚掷。
乾坤等蘧庐,寿命非金石。
愿餐不死药,蓬瀛杳难觅。
乘化复奚疑,委心任所适。
故国遗铜驼,秋风暗荆棘。
霸图有兴衰,人事无休息。
矫首望归云,鸿飞楚天碧。
君不见千里马,有时困羁靮。
不遇九方歅,龙文更谁识。
又不见五彩凤,有时铩羽翮。
不如鹜与鸡,聚族自争食。
人生遭轗轲,俯仰今犹昔。
贤有不黔突,圣有不煖席。
圣贤尚栖栖,我独何恻恻。
但恐白日沉,年光竟虚掷。
乾坤等蘧庐,寿命非金石。
愿餐不死药,蓬瀛杳难觅。
乘化复奚疑,委心任所适。
故国遗铜驼,秋风暗荆棘。
霸图有兴衰,人事无休息。
矫首望归云,鸿飞楚天碧。
这首诗以千里马和五彩凤的遭遇为引子,比喻人生的坎坷与不公。千里马因被束缚而无法展现其才能,五彩凤因折断翅膀而无法飞翔,这与那些虽有才华却未被赏识的人形成对比。诗中提到的“贤有不黔突,圣有不煖席”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的感慨。
接着,诗人感叹人生多舛,即使贤能之人也可能遭遇生活的艰辛,圣人也未必能得到应有的安逸。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提出疑问:“圣贤尚栖栖,我独何恻恻。”表达了对自身处境的忧虑和对社会不公的不满。
后半部分,诗人通过“但恐白日沉,年光竟虚掷”表达对时间流逝的焦虑,担心自己的一生将无所作为。他进一步反思生命的意义,认为“乾坤等蘧庐,寿命非金石”,即人生如同短暂的寓言,寿命如同脆弱的物质,因此,诗人渴望找到长生不老之术,但“愿餐不死药,蓬瀛杳难觅”。
最后,诗人以“乘化复奚疑,委心任所适”表明自己的态度,即顺应自然的变化,随心所欲地生活。他回顾历史,看到“故国遗铜驼,秋风暗荆棘”,感叹霸业的兴衰,人事的无常。诗人抬头望向天空,想象着大雁在楚天碧蓝的天空中飞翔,以此寄托自己的理想和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社会、自然的思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