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岑舣舟见,野思过桥生。
兴尽回兰棹,归鞍月正明。
遥岑舣舟见,野思过桥生。
兴尽回兰棹,归鞍月正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崔鶠在湖上泛舟的情景。"遥岑舣舟见",他远远地看见山峦倒映在湖面上,船只停泊,显得静谧而开阔。"野思过桥生",乘船过程中,他的思绪随自然景色飘向远方,仿佛在桥的跨越中生发无尽的遐想。
"兴尽回兰棹",诗人游兴已尽,轻轻摇动着装饰有兰花图案的船桨,准备返回。"归鞍月正明",此时,他踏上归途,抬头看见明亮的月光洒在马鞍之上,为夜晚增添了宁静与诗意。整首诗通过湖上景色和诗人的情感变化,展现了宋代文人墨客的闲适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
秋雨初霁开长空,夜天无云吐白虹。
擘波浴海出日月,破山卷地驱雷风。
昆崙黄流泻浩浩,太华巨掌摩穹穹。
平生所怀正如此,拜赐虚皇称放翁。
放翁七十饮千钟,耳目未废头未童。
向来楚汉何足道,真觉万古无英雄。
行穷禹迹亦安往,聊借旷快洗我胸。
涛澜屡犯蛟鳄怒,涧谷或与精灵逢。
黄金铸就决河塞,俘献颉利长安宫。
不如醉笔扫青嶂,入石一寸豪健惊天公。
肩舆适青郊,飞屐登翠麓。
馀霜未泫瓦,晨日初挂木。
推门觅黄冠,避客似奔鹿。
虽无与晤言,清坐意亦足。
岂知逢此士,旷度超世俗。
欣然同一笑,齿颊粲冰玉。
探囊赠奇草,甘香胜芎菊。
试临清镜照,衰颜森已绿。
出门恣幽讨,老仙有遗躅。
丹灶虽已空,药丸遍山谷。
嗟予迫迟暮,冠盖厌追逐。
结茅远人境,此计亦已熟。
若人真我友,玉字当共读。
客来不知处,鸡犬望云屋。
放翁局促留江干,爱此楼前烟水宽。
雨昏回望殿突兀,秋晚剩觉山苍寒。
中原未复泪横臆,故里欲归身属官。
云外飞仙故不远,唤渠小为驻青鸾。
善泅不如稳乘舟,善骑不如谨持辔。
妙于服食不如寡欲,工于揣摩不如省事。
在天有命谁得逃,在我无求直差易。
散人家风脱纠缠,烟蓑雨笠全其天。
莼丝老尽归不得,但坐长饥须俸钱。
此身不堪阿堵役,宁待秋风始投檄。
山林聊复取熊掌,仕宦真当弃鸡肋。
锦城小憩不淹迟,即是轻舠下硖时。
那用更为麟阁梦,从今正有鹿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