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怀英雪诗·其二》
《和怀英雪诗·其二》全文
宋 / 李处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纵赏钩帘面远山,蟹螯谁复问尖团。

飞花空自嫌春晚,折竹应当念岁寒。

句法一如冰柱险,书斋坐怪玉壶宽。

固知柳絮因风起,何事青天亦受漫。

(0)
翻译
纵然欣赏着窗外远山的景色,又有谁还会关心那如弯月的蟹螯呢。
花瓣飘落,只觉得春天已晚,想起寒冬时节折断的竹子,不禁心生感慨。
诗句的结构如同冰柱般危险,书房中的我感到书斋的空间过于宽敞。
我当然明白柳絮为何随风飘散,但为何连青天也仿佛被漫天飞舞的雪花覆盖?
注释
钩帘:窗帘或帘幕,代指窗外景色。
远山:远处的山峦,象征着远方或自然美景。
蟹螯:蟹的大钳子,这里比喻事物的形状或特点。
尖团:形容蟹螯的形状,尖锐的部分和圆润的部分。
春晚:晚春时节。
岁寒:寒冬,形容艰苦的环境。
冰柱险:比喻诗句的艰深或结构的复杂。
玉壶宽:形容书房空间大,也可能暗指心境开阔。
柳絮:春天的柳絮,常用来象征离别或无定。
漫:弥漫,这里指雪花满天飞舞。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处权的作品,名为《和怀英雪诗(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是在描绘一个春末时节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纵赏钩帘面远山,蟹螯谁复问尖团。" 这两句通过“钩帘”和“远山”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淡远的意境。诗人在欣赏窗前挂着的带有花纹的帘幕和远处的山景时,并没有人询问那些细小而尖锐的事物(蟹螯),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琐事的心态。

"飞花空自嫌春晚,折竹应当念岁寒。"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感慨。春天的花瓣纷飞,但诗人却感到春日已迟,而自己也应在此时回忆过去的冬日寒冷,体现了一种对时间流逝和季节更替的感悟。

"句法一如冰柱险,书斋坐怪玉壶宽。" 这两句中,“句法”指的是诗歌的韵律与结构,而“冰柱险”则形容其严谨而不失锋锐。“玉壶宽”则是对书房内环境的一种描绘,表明诗人在宽敞舒适的书房中进行创作。

"固知柳絮因风起,何事青天亦受漫。" 最后两句通过“柳絮因风起”来形容春天柳絮随风飘扬,而“何事青天亦受漫”则是在表达即使是那清澈的蓝天,也似乎在无意间承受了世事的纷扰和混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同时也展示了诗人自身的艺术追求与内心世界。

作者介绍

李处权
朝代:宋

(?—1155)宋徐州丰县人,徙江宁溧阳,字巽伯。李淑曾孙。徽宗宣和间,与陈恬、朱敦儒并以诗名。南渡后曾领三衢。卒年七十余。有《崧庵集》。
猜你喜欢

予点

声音笑貌可为,颜色哭泣难掩。

圣人无私喜怒,见于诛予与点。

(0)

南山感旧·其三

战掉病三日,汤熨乃能起。

譬如秦武阳,震慑白帝子。

(0)

南山感旧·其七

侬久离怖畏,佛亦生欢喜。

却看丈六身,僬侥国人尔。

(0)

罗浮寄公储子洪二兄四首·其一

片帆约我上罗浮,已戒篮舆与共游。

到得罗浮君不见,后期又是八千秋。

(0)

杂兴四首·其四

九节菖蒲采极难,慇勤来自武夷山。

去年苞寄分同好,今日栽成忍独餐。

(0)

戏效屏山书斋十咏·其一

尖新赖摹画,老秃计休闲。

露顶张长史,科头管幼安。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