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山感旧·其七》
《南山感旧·其七》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纸]韵

侬久离怖畏,佛亦生欢喜。

却看丈六身,僬侥国人尔。

(0)
注释
侬:我。
久:长久。
离怖畏:逃离恐惧。
佛亦:连佛也。
生欢喜:感到喜悦。
却看:回头看看。
丈六身:六尺高的身躯。
僬侥国:古代传说中的矮小民族。
尔:如此,像……一样。
翻译
我长久以来逃离恐惧,连佛也为此感到喜悦。
回头看看那六尺高的身躯,原来如同僬侥国的矮人一般。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南山感旧》(其七)。从这几句话可以看出,诗人表达了一种深切的情感和对佛教的崇敬之情。

“侬久离怖畏”,这里用了“侬”字,古代多指远离或久别,而“怖畏”则是恐惧、惊怕的意思。结合上下文,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在久别之后,再次面对佛像时所产生的情感转变。

“佛亦生欢喜”,这句话表达了当诗人再见到佛像时,内心涌现出的喜悦之情。这里的“亦”字用得很妙,暗示了一种平行关系,即从恐惧到欢喜,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情感变化。

“却看丈六身”,“尺六身”在古代是佛像常见的形制,这里诗人提及丈六之身,可能是在强调佛像的庄严与神圣。同时,“却看”二字,也透露出一种重新审视、深刻感受的情绪。

“僬侥国人尔”,这句话中“僬侥”一词用来形容国人的样子,或许是诗人对国人在佛前表情的观察。这里的“尔”字,则有指向或强调之意,可能是在强调这种情景的普遍性。

整首诗通过对佛像和国人态度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平和,以及对于信仰所带来的慰藉。同时,也可以看出诗人对于生活、社会的一种观察与感悟。这不仅仅是一次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当时社会文化氛围的一种映照。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登西楼二首·其一

林际虹霓挂晚晴,西楼无事翠烟横。

荷花半落水风远,桂子欲飘山月明。

黄卷久忘尘世事,白云犹动故园情。

无端最是城头角,频作凄凉塞上声。

(0)

送张仁甫见何少卿续郎中二首·其一

并州天下脊,人物见遗英。

乱复归何处,贫甘送此生。

天高卿月满,云散使星明。

二老恩波阔,扶衰强一行。

(0)

送王子善移江津酒官一首

相看相别意何如,见事蜂生正要渠。

挽袖一杯山月上,凝眸十里峡风徐。

衣冠苗裔烟尘际,京洛风流咳唾馀。

自此清愁欺老得,逢君重见为驱除。

(0)

舟中见月

濮上今秋月,于人大有情。

银盘随水涌,素练截江横。

岸阔天光近,船虚夜月明。

寒光迷上下,万里一心清。

(0)

至日三首·其二

至日寒无赖,今朝愁奈何。

两宫黄屋远,二老白头多。

圣主今尝胆,皇天忍荐瘥。

乾坤为回首,慷慨一悲歌。

(0)

寿李太使良诚

一画初阳地中长,晴昊梅花春浩荡。

绛宫仙人有嘉会,冉冉群真佩环响。

长庚照耀壶中天,日华月采相新鲜。

仙李扬芳百万叶,蟠桃结实三千年。

绮席氤氲酌琼醑,玉盘玲珑荐麟脯。

雍雍北管丹凤鸣,飒飒朱弦玄鹤舞。

此时宴乐乐未央,西瞻若木东扶桑。

仙人却念人间世,遥指白云飞太行。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