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笑貌可为,颜色哭泣难掩。
圣人无私喜怒,见于诛予与点。
声音笑貌可为,颜色哭泣难掩。
圣人无私喜怒,见于诛予与点。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圣人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于圣人公正无私的品格的赞美。
"声音笑貌可为,颜色哭泣难掩" 这两句表达了一个观点,即一个人外在的喜悦容易伪装,但内心的悲伤却难以完全隐藏。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人性深刻的洞察和理解。
"圣人无私喜怒,见于诛予与点" 这两句则是直接赞颂圣人的品质。其中“圣人”指的是具有高尚道德、公正无私的理想君主或圣贤。“无私喜怒”意味着圣人不会因为个人情感而影响到对百姓和国家的治理,所作决策都出自公心。"见于诛予与点"则表明圣人的这种品质体现在具体的奖惩措施中,对待天下苍生如同父母之恩,既有赏善之德,也有罚恶之严。
整首诗通过对比普通人情感的可伪装性与圣人公正无私的品格,以及这种品质在国家治理中的体现,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领袖形象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