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筑底作春妍,一树繁红直几钱。
深院日长来燕后,平池水暖浴鹅天。
弦歌礼乐诗书地,榜帖功名富贵天。
儿辈对花须自勉,莫教空恼少陵颠。
万山筑底作春妍,一树繁红直几钱。
深院日长来燕后,平池水暖浴鹅天。
弦歌礼乐诗书地,榜帖功名富贵天。
儿辈对花须自勉,莫教空恼少陵颠。
这首诗名为《杏》,是宋代诗人洪咨夔所作。诗中描绘了春天杏花盛开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对家庭和教育的感慨。首句“万山筑底作春妍”形象生动,写出杏花在群山环抱中绽放的生机盎然,犹如春天的美丽画卷。"一树繁红直几钱"则细致描绘了一树杏花的繁华,暗示其价值不菲。
接下来,“深院日长来燕后,平池水暖浴鹅天”描绘了宁静的庭院生活,春日里燕子归来,池塘水温适宜,鹅儿戏水,画面和谐宁静。这两句寓含了诗人对家庭和睦、生活安逸的向往。
“弦歌礼乐诗书地,榜帖功名富贵天”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子孙能在书香门第中成长,通过努力学习追求功名富贵,体现了儒家的教育理念。
最后,“儿辈对花须自勉,莫教空恼少陵颠”是对后代的期许,鼓励他们珍惜眼前的美好,勤奋自励,不要让唐代大诗人杜甫(字少陵野老)的感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成为他们的遗憾。
整首诗以杏花为引,寓言深刻,富有教诲意义,展现了诗人对家庭、教育和人生价值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