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冢仍依处士坟,载梅人去有馀芬。
年年春到孤山麓,几树梅花属使君?
穿冢仍依处士坟,载梅人去有馀芬。
年年春到孤山麓,几树梅花属使君?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郑孝胥所作的《题林迪臣孤山补梅图》。诗中描述了一幅画面,穿过墓地依然可见处士的坟墓,坟旁的梅树似乎还残留着故人的香气。每年春天,当梅花盛开时,它孤独地屹立在孤山脚下,诗人不禁想象,这些梅花是否也属于那位已离去的使君。整首诗以物寓情,表达了对逝者怀念和对自然景色的感慨,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之情。
金液还丹诀,无中养就儿。
别无他术,只要神水入华池。
采取天真铅汞,片晌自然交媾,一点紫金脂。
十月周天火,玉鼎产琼芝。你休痴,今说破,莫生疑。
乾坤运用,大都不过坎和离。
石里缘何怀玉,因甚珠藏蚌腹,借此显天机。
何况妙中妙,未易与君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