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液还丹诀,无中养就儿。
别无他术,只要神水入华池。
采取天真铅汞,片晌自然交媾,一点紫金脂。
十月周天火,玉鼎产琼芝。你休痴,今说破,莫生疑。
乾坤运用,大都不过坎和离。
石里缘何怀玉,因甚珠藏蚌腹,借此显天机。
何况妙中妙,未易与君知。
金液还丹诀,无中养就儿。
别无他术,只要神水入华池。
采取天真铅汞,片晌自然交媾,一点紫金脂。
十月周天火,玉鼎产琼芝。你休痴,今说破,莫生疑。
乾坤运用,大都不过坎和离。
石里缘何怀玉,因甚珠藏蚌腹,借此显天机。
何况妙中妙,未易与君知。
这首诗是宋代道士葛长庚的《水调歌头·其一》自述之作,以炼丹修炼为主题,体现了道教的神秘哲学思想。诗中描述了修炼内丹的过程,将身体内的精气比喻为金液、铅汞,通过精神集中和呼吸调和(神水入华池),达到阴阳交合,形成丹药(紫金脂)。修炼过程中的周期性变化(十月周天火)象征着身心的转化,最终在体内产生如玉的灵丹(琼芝)。
诗人强调修炼的关键在于领悟天地间的自然法则(坎离),即阴阳平衡,同时也暗示了修炼的不易,因为其中包含着深奥的天机,非一般人所能轻易理解(石里怀玉,珠藏蚌腹)。最后,诗人以“何况妙中妙,未易与君知”作结,表达了修炼之道的高深莫测,只有真正体验者才能体会其微妙之处。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展现了葛长庚对道家修炼实践的独特见解。
珊珊何处,向图中犹见,铢衣烟雾。
十二瑶台清梦好,漫把玉芝容与。
闲看梳翎,相将弄影,雅称神仙侣。
软红尘外,东风吹上眉妩。
不道花落花开,绾春无计,过眼流光度。
环佩江皋空寄恨,剩有月明如素。
锦瑟尘埋,瑶编蠹食,化鹤归来误。
天香偕问,冷烟一片凝伫。
薄寒料峭,正梅花索笑,离怀如织。
一夜打窗风雨恶,不忿乳燕饶舌。
青锁眉峰,春归芳草,辜负西园蝶。
阑干十二,晓来还挂新月。
遥想京国繁华,艳阳风景,望里云千叠。
可耐相思牵远梦,又被绿杨低曳。
旧事嬉游,它时吟赏,胜地俱陈迹。
探巢旅燕,呢喃似向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