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有搏蝇虎,似蟢无网罟。
群蝇争嘬时,潜身入其聚。
蝇初玩其小,突然能攫取。
生擒加面缚,不辨头翅股。
蝇为人所憎,同欲畀兹虎。
其奈彼实繁,日食能几许。
虫有搏蝇虎,似蟢无网罟。
群蝇争嘬时,潜身入其聚。
蝇初玩其小,突然能攫取。
生擒加面缚,不辨头翅股。
蝇为人所憎,同欲畀兹虎。
其奈彼实繁,日食能几许。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名为"搏蝇虎"的小虫,它外形像蜘蛛但没有网,善于以智取胜。当群蝇聚集在一起觅食时,搏蝇虎会悄悄潜入,突然间捕捉住它们。它将猎物活捉后,用类似面缚的方式束缚住,以至于连头、翅和腿都难以分辨。诗人通过比喻,表达人们对搏蝇虎的认同,因为它像人们厌恶的苍蝇一样,是天敌,清理了讨厌的害虫。然而,尽管搏蝇虎的作用显著,但面对数量众多的苍蝇,它的捕食能力也有限。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性强,借虫说理,体现了对自然生态平衡的微妙观察和思考。
春日多远思,翘首以遐望。
美人在云间,遗我金玉章。
我欲往从之,道路邈其长。
展转坐永日,入夜不能忘。
清风来四野,啼鸟闻我堂。
明月扬其辉,幽兰一何芳。
仰视鸿与雁,驾之欲高翔。
鸿雁莫我顾,揽衣独徬徨。
载歌采薇诗,释我慨与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