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悟老住明教禅院》
《送悟老住明教禅院》全文
宋 / 辛弃疾   形式: 古风

道人匡庐来,籍籍倾众耳。

规摹小轩中,坐稳得坎止。

慈云为谁出,法席应众启。

招提隐山腹,深净端可喜。

夜禅馀机锋,文字入游戏。

会有化人来,伽陀开短纸。

(0)
注释
道人:指道士。
匡庐:庐山。
籍籍:形容声名显著。
倾众耳:吸引众人注意。
规摹:规划布局。
坎止:心灵的平静。
慈云:象征慈悲的云彩。
法席:讲经说法的场合。
招提:寺庙。
山腹:山的中部。
深净:清净深远。
端可喜:非常令人喜欢。
机锋:佛教中的机智问答。
文字入游戏:以文字游戏的方式传授佛法。
化人:有悟性的人。
伽陀:梵文,指佛经。
短纸:简短的文字。
翻译
一位道士从庐山而来,名声大噪引人瞩目。
他在小屋中规划布局,稳坐其中仿佛抵达了心灵的平静。
慈祥的云彩为何显现,佛法讲经应当迎合大众需求。
寺庙隐藏在山腹之中,清静深邃令人欢喜。
夜晚禅修之余,他将佛法寓于文字之中,如同游戏一般。
期待有修行者前来,用简短的文字传达佛法智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所作的《送悟老住明教禅院》。诗中描绘了一位名叫悟老的道人从庐山而来,他的名声吸引了众多人的关注。他在小轩中规划修行,心境安稳,仿佛与天地自然相合。禅院坐落在山腹之中,环境幽深而清净,令人欣喜。夜晚禅修之余,悟老以机锋和文字寓教于乐,显示出他的智慧与风趣。最后,诗人期待有开悟之人能从悟老的教诲中受益,通过伽陀(可能指禅宗的教义)的启示,得到精神上的启迪。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对悟老修行生活的赞赏以及对佛法传播的期待。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朝代:宋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140-1207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猜你喜欢

村饮四首·其四

淡烟孤榜系村桥,叠叠沙痕印落潮。

最是一年秋好处,踏泥沽酒不辞遥。

(0)

三二年来夜梦每过吾庐之西一士友家观书饮酒方梦时亦自知其为梦也二首·其一

西邻好友工谈笑,每见明知是梦中。

樽酒不空书满架,何时真得与君同。

(0)

九月晦日作四首·其三

锦城谁与寄音尘,望断秋江六六鳞。

正使倾家供曲蘖,定知不解醉愁人。

(0)

南宫望太行

寻山不远数千里,始向堂阳见太行。

群嶂北连恒岳翠,众流南赴大河黄。

巳知天地凝元气,欲啸云霞俯八荒。

它日向平家事了,不惟五岳恣游翔。

(0)

题月汀图二首·其一

太阴水之精,浴水光愈洁。

常怪市中人,不识沙头月。

(0)

送侯仲逵安丰之任

江上故人今送别,淮头往事独凄凉。

陂成孙叔能强楚,城破刘公不负唐。

千载与君期事业,一区怜我老耕桑。

升平幕府应多暇,书问时时远寄将。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