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窍玲珑,戏邀得、小玉登筵。
风香露润,个侬旧住芝田。
信是淤泥不染,际流霞红醉,多少馋涎。缠绵。
留情丝、将断更连。
倦矣腥砧腻鼎,要芳华当齿,倩入吟笺。
媵视茶瓜,水精盘、雅称珍鲜。
蓝桥云英何处,为多谢、天浆贶我,咳吐皆仙。
老饕笑笑,明年空赋采莲。
心窍玲珑,戏邀得、小玉登筵。
风香露润,个侬旧住芝田。
信是淤泥不染,际流霞红醉,多少馋涎。缠绵。
留情丝、将断更连。
倦矣腥砧腻鼎,要芳华当齿,倩入吟笺。
媵视茶瓜,水精盘、雅称珍鲜。
蓝桥云英何处,为多谢、天浆贶我,咳吐皆仙。
老饕笑笑,明年空赋采莲。
这首《玲珑玉·藕》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章钰所作,以“玲珑玉”为题,巧妙地将“藕”这一食材比作温润的美玉,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藕的独特魅力。
词中开篇即以“心窍玲珑,戏邀得、小玉登筵”,以“玲珑玉”喻藕,形象地展现了藕的精致与珍贵。接着,“风香露润,个侬旧住芝田”一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藕以生命,仿佛它曾生长在仙境般的芝田之中,享受着风的轻拂和露珠的滋润,暗示其自然纯净的品质。
“信是淤泥不染,际流霞红醉,多少馋涎”几句,进一步强调了藕的高洁与诱人,即便生于淤泥之中,却依然保持其洁白无瑕,如同霞光映照下的红醉,引得无数人的垂涎。这里不仅赞美了藕的外在美,也暗含了对藕内在品质的高度评价。
“缠绵。留情丝、将断更连”则通过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藕与人的深厚情感联系,即使被切割,那份深情仍难以割舍,寓意藕与人们之间的情感纽带。
“倦矣腥砧腻鼎,要芳华当齿,倩入吟笺”几句,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出发,表达了人们对藕的喜爱之情,即便是忙碌之后,也能品尝到藕的美味,将其融入诗文中,成为生活中的美好记忆。
“媵视茶瓜,水精盘、雅称珍鲜”则通过对比,突出了藕在美食中的独特地位,与茶瓜、水精盘一同被视为珍馐佳肴,体现了其在饮食文化中的重要性。
最后,“蓝桥云英何处,为多谢、天浆贶我,咳吐皆仙”一句,借用蓝桥、天浆等神话元素,表达了对藕的敬仰之情,认为其能带来仙气,甚至咳出的唾沫都是仙气,进一步提升了藕的神秘与尊贵。
整首词以“玲珑玉·藕”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不仅赞美了藕的外在美和内在品质,也展现了其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是一首富有诗意和哲理的佳作。
昨夜北风寒,今朝春日暖。
积雪已全消,忽忽春光满。
春光散东郊,杨柳渐抽条。
赏春未成欢,有美早见招。
招我河梁去,征鞍不可驻。
回首望同袍,远隔澄江路。
澄江波浪深,相思苦不禁。
忽然传绿绮,寄我流水音。
曲高渺难和,只以藏袖襟。
永念矢不忘,珍重比璆琳。
静院坐终日,悠思独沉沉。
忽报大夫车,清暇时惠临。
倒屣往迎之,侍座肃裾衿。
高谈非世鞅,一一千古心。
国风寻坠绪,雅颂振琅琳。
恂恂勖后辈,勉勉嗣徽音。
我佩此嘉言,珍重比琼琛。
冉冉忽经时,岁月苦骎寻。
前路远无穷,驽力岂所任。
中夜起永叹,念此思独深。
客子上征舟,正值此阳月。
篱菊有黄花,岭梅含白雪。
采菊复采梅,持以赠远别。
远别思悠悠,好歌聊三阙。
好歌应择时,好鸟应择栖。
君看九苞凤,翱翔览德辉。
一鸣元恺集,再鸣二老归。
从此休风洽,四国仰垂衣。
珍重天门去,泰茅方类聚。
瞻彼万仞山,上有凌云树。
老干耐冬寒,长材栋廊署。
愿保此贞姿,独立岩崖处。
孤清漱凛霜,千古瞻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