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龙吟.戊戌七十一岁.参加长江大桥落成通车典礼后,赋此志喜》
《水龙吟.戊戌七十一岁.参加长江大桥落成通车典礼后,赋此志喜》全文
清 / 刘永济   形式: 词

遥空幻出虹霓,共惊万手争天巧。

飞梁稳驾,飙轮平辗,祥烟缥缈。

上下晴雷,东西骇浪,声和欢笑。

问词人墨客,吟江赋海,这奇景,可曾道?

最是中苏友好,两同心,铸兹瑰宝。

方金更贵,比玉尤坚,人间应少。

丽矣弘观,伟哉吾党,从容领导。

喜倾城出看,千秋盛典,庆成功早。

(0)
鉴赏

这首《水龙吟》描绘了长江大桥落成通车典礼的壮观景象与喜悦氛围。开篇以“遥空幻出虹霓”起笔,巧妙地将彩虹比喻为天空中的奇迹,引出“万手争天巧”的场景,形象地展现了人们对于这一伟大工程的惊叹与参与建设的热情。接着,“飞梁稳驾,飙轮平辗”两句,生动描绘了大桥的稳固与车辆的平稳行驶,而“祥烟缥缈”则增添了仪式的神圣与祥和之感。

“上下晴雷,东西骇浪,声和欢笑”通过自然界的景象与人们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片欢乐与振奋的气氛。诗人进一步发问:“这奇景,可曾道?”表达了对这一非凡成就的赞叹与思考,是否有人能完全捕捉到这份壮丽与喜悦。

接下来,“最是中苏友好,两同心,铸兹瑰宝”点明了大桥不仅是一项工程技术的杰作,更是中苏友谊的象征。通过“方金更贵,比玉尤坚,人间应少”这样的比喻,强调了这座大桥在人类历史上的独特价值与珍贵性。

“丽矣弘观,伟哉吾党,从容领导”是对整个事件及其背后团队的高度评价,赞美了他们的远见卓识与领导力。最后,“喜倾城出看,千秋盛典,庆成功早”表达了对这一历史性时刻的庆祝与对未来持续发展的期待,预示着这座大桥将成为永恒的记忆与成功的象征。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宏大的视角,细腻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捕捉并展现了长江大桥落成通车典礼的盛况与重要意义,体现了作者对这一时代成就的深刻感悟与高度赞扬。

作者介绍
刘永济

刘永济
朝代:清

刘永济(1887一1966) ,男,字弘度,宏度,号诵帚,晚年号知秋翁,室名易简斋,晚年更名微睇室、诵帚庵,湖南省新宁县人。1911年就读于清华大学。191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语文系。历任长沙中学教师,沈阳东北大学教授,武昌武汉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及武汉大学语文系教授、文学史教研组主任。湖南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武汉分会理事。《文学评论》编委。1919年开始发表作品。195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猜你喜欢

岁暮同阿字得寒字四首·其四

抖搜十年恨,全倾大海宽。

看人忙不了,于我竟无干。

爆竹何曾响,蠹鱼依旧寒。

春风迟亦到,且莫发长叹。

(0)

和栖贤山居韵·其十九

怀人几千里,每夜过三更。

拥毳时同坐,沿阶又独行。

不堪鸭绿色,常作虎溪声。

更有关心处,飞云枕上生。

(0)

和栖贤山居韵·其十五

展卷旧相识,全非此日人。

明明千古意,寂寂一孤身。

到死终无二,平生只是真。

最怜初睡熟,又度大榕津。

(0)

读李氏遗书二首·其二

举世令人闷,斯人以死争。

开眸沧海窄,点笔老天惊。

佛祖无酸气,英雄有至情。

遗书今尚在,再拜李先生。

(0)

大雨喜育子远访

相逢疑隔世,一别五经年。

莫话乡关事,难禁风雨天。

寻尸来万里,问道入重泉。

拗折枯藤杖,沙寒且共眠。

(0)

沈阳杂诗二十首·其二十

天地不可必,春风或度关。

阴山一半揖,遗老共生还。

杖指乌衣巷,船归黄木湾。

亲朋未尽鬼,恸哭后开颜。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