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人几千里,每夜过三更。
拥毳时同坐,沿阶又独行。
不堪鸭绿色,常作虎溪声。
更有关心处,飞云枕上生。
怀人几千里,每夜过三更。
拥毳时同坐,沿阶又独行。
不堪鸭绿色,常作虎溪声。
更有关心处,飞云枕上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在夜晚独自漫步时的内心感受。首句“怀人几千里”,直接点出主题——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怀念,跨越了千里的距离。接着“每夜过三更”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思念的持续性与时间的漫长,每到深夜,思念之情便愈发浓烈。
“拥毳时同坐,沿阶又独行。”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温馨画面与当前独自一人的情景,表达了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其中,“拥毳”一词生动地描绘了友人相聚时的温暖场景,而“沿阶又独行”则突出了当前的孤独与寂寞。
“不堪鸭绿色,常作虎溪声。”这里运用了色彩与声音的比喻,以“鸭绿色”形容环境的幽静与深邃,而“虎溪声”则可能象征着某种不祥或不安的声音,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不安。这一联通过色彩与声音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
最后,“更有关心处,飞云枕上生。”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思念,仿佛连枕上的梦境都充满了对友人的牵挂。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珍视。
越绝天台温雁荡,万壑千岩各形状。
钱塘风物更奇绝,杖屦年时记曾访。
归来戏辟小园林,十里西湖藏瓮盎。
悠然入眼皆吾山,罗列轩窗一何壮。
止庵道人真有道,种竹莳花近丘圹。
何人好事赠假山,潜涧新添小屏嶂。
却疑迁徙从平泉,更恐飞来自秦望。
世间赝物何止此,沙佛儒衣龙亦象。
道人于物意岂留,异日从教散天壤。
花木篇章两游戏,林下高风真可尚。
来游莲社有诗人,句比昌黎更豪放。
我休说假复论真,真假通同归一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