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尘异松下春兰诗二首·其一》
《和尘异松下春兰诗二首·其一》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春兰松下放,弱质倚松盘。

岂易承春暖,曾经怯岁寒。

枝蟠香自结,月照影成澜。

大树知能护,寻源人共看。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兰在松树下的生长环境与特性,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兰花坚韧不拔的生命力以及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首句“春兰松下放”,开篇即点明主题,春日里兰花在松树的荫庇下绽放,营造出一种清幽雅致的氛围。接着,“弱质倚松盘”一句,以“弱质”形容兰花的娇嫩,而“倚松盘”则形象地描绘了兰花依附于松树的姿态,表现了兰花与松树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岂易承春暖,曾经怯岁寒”两句,通过对比春暖与岁寒,突出了兰花在面对季节变换时的适应能力与坚韧精神。兰花虽在春暖时得以绽放,但其成长过程中也曾经历过严冬的考验,这体现了兰花生命力的顽强。

“枝蟠香自结,月照影成澜”描绘了兰花在月光下的美丽景象。兰花的枝干弯曲盘旋,散发出浓郁的香气,而月光下,兰花的影子仿佛形成了一片波澜,既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也象征着兰花与月光之间的和谐共生。

最后,“大树知能护,寻源人共看”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兰花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关系。大树的存在为兰花提供了保护,使得兰花能够在自然环境中茁壮成长。同时,这也暗示了人们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与探索,表达了对大自然中生命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兰在松树下的生长环境与特性的描绘,展现了兰花坚韧的生命力、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以及人们对自然美的欣赏与赞美。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上王丞相十界心图颂

无象无名杳莫寻,强将名象测幽深。

凭斯会解还相背,舍此他求转自沉。

鹫岭殷勤亲付嘱,龙门恺悌好知音。

仍闻挂在高堂上,误杀来人错认心。

(0)

偈四首·其二

巢知风,穴知雨,甜者甜兮苦者苦。

不须计较作思量,五五从来二十五。

万般施设到平常,此是丛林饱参句。

(0)

颂古十九首·其十

非男女相独閒閒,正体堂堂孰可攀。

一句不传千圣眼,九天风静月弯弯。

(0)

偈十三首·其十二

啐啄之机,暂时话计。清虚之理,不可依凭。

执之失度,必入邪路。

东海鲤鱼打一棒,陕府铁牛两角折。

(0)

送僧三首·其二

支提天冠千眷属,龟山蔡柳两尊宿。

总在参禅屋角头,开眼光光互相烛。

参禅自是云水俦,四顾坤维有高躅。

胜妙光中不肯留,六六要明三十六。

当其行,歌一曲,春草青兮春水绿。

东山老矣夫何言,纵有言兮不堪读。

(0)

幽岩头陀求化

火后幽岩山,中有四在句。

院在要人兴,钟在要人铸。

道在要人行,佛在要人做。

头陀寒拾流,四句尽分付。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