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公爱我邀我居,平生文举情岂疏。
钩陈玄武在北极,上帝之府森图书。
赵韩魏降显德尾,司马蝉嫣世良史。
其人不见其言在,青草生原岁阳止。
吾君好学由生知,成汤得尹方有为。
应合它年尹躬学,书成泣像麒麟阁。
群公爱我邀我居,平生文举情岂疏。
钩陈玄武在北极,上帝之府森图书。
赵韩魏降显德尾,司马蝉嫣世良史。
其人不见其言在,青草生原岁阳止。
吾君好学由生知,成汤得尹方有为。
应合它年尹躬学,书成泣像麒麟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次韵校书孔彦常校资治通鉴作》。诗中,诗人表达了对群公的敬仰和对自己学术追求的感慨。他以“群公爱我邀我居”开篇,描绘了自己受到尊重的学术环境,接着提到“钩陈玄武在北极,上帝之府森图书”,运用天文意象象征学问的崇高与丰富。诗人提及历史人物如赵韩魏、司马氏,暗示自己对历史研究的深入,并通过“其人不见其言在,青草生原岁阳止”表达对前贤精神的追慕,认为他们的思想虽已不在,但影响深远。
诗人进而赞扬君主好学,以商汤得到尹伊的辅佐为例,强调教育和人才对于国家兴盛的重要性。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期望效仿先贤,完成著作的决心,甚至期待自己的著作能像尹伊那样被铭记于麒麟阁,流芳百世。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学术的热爱,对历史的敬畏,以及对自身学术成就的追求,展现了宋代学者的高尚情怀和理想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