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雾都收尽,青天无片云。
候船车衮衮,辞树月纷纷。
纱帽当垆妇,兜鍪出塞军。
不愁书寄少,鸿雁动成群。
白雾都收尽,青天无片云。
候船车衮衮,辞树月纷纷。
纱帽当垆妇,兜鍪出塞军。
不愁书寄少,鸿雁动成群。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江边的宁静画面。"白雾都收尽,青天无片云",诗人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天空的清澈,雾气散去,只剩湛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显得格外开阔。接下来的"候船车衮衮,辞树月纷纷",通过"候船"和"车马络绎"的动态景象,展现出码头或渡口的繁忙,而"辞树月纷纷"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情绪,月光洒落,如同离人的泪水。
"纱帽当垆妇,兜鍪出塞军",诗人巧妙地将两个场景并置,一为市井妇女,身着纱帽在酒肆忙碌,一为戍边士兵,头戴战盔即将出征,形成鲜明对比,寓含了生活的艰辛与战争的残酷。
最后两句"不愁书寄少,鸿雁动成群",表达了诗人对通信的乐观态度,虽然离人远行,但鸿雁众多,书信往来不会稀疏,寓意着即使相隔千里,情感的交流依然畅通。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写情,动静结合,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人物活动的刻画,展现了元末明初社会风貌,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和战争的独特感悟。
岧峣下瞰霅溪流,极目烟波望梓州。
虽有清风当夏景,只能销暑不销忧。
少见修行得似师,茅堂佛像亦随时。
禅衣衲后云藏线,夏腊高来雪印眉。
耕地诫侵连冢土,伐薪教护带巢枝。
有时问着经中事,却道山僧总不知。
南楼送郢客,西郭望荆门。
凫鹄下寒渚,牛羊归远村。
兰舟倚行棹,桂酒掩馀樽。
重此一留宿,前汀烟月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