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窣裙拖绿草芳。行人赚得印泥香。
缕金歌罢红颜笑,倚倦屏山春恨长。
地窣裙拖绿草芳。行人赚得印泥香。
缕金歌罢红颜笑,倚倦屏山春恨长。
这首清代丁澎的《词变·杨柳枝(其九)变阿那曲》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场景。"地窣裙拖绿草芳",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女子轻盈的步态,裙摆随着绿草摇曳,散发出清新的芳香,仿佛整个画面都弥漫着春天的气息。"行人赚得印泥香",暗示着女子的美丽吸引了路过的行人的目光,连印泥的香气似乎也被她的魅力所吸引。
"缕金歌罢红颜笑",进一步描绘了女子在歌唱之后的神态,她歌声如缕,笑容灿烂,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和情感的流露。然而,"倚倦屏山春恨长"却揭示了这欢愉背后的淡淡哀愁,她倚靠在屏风上,春意虽浓,心中却藏着无尽的相思或离愁。
整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展现了女子的娇媚与情感的微妙变化,既有春光的美好,又有情感的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歌咽翠眉低。湖船客、尊酒谩重携。
正断续斋钟,高峰南北,飘零野褐,太乙东西。
凄凉处,翠连松九里,僧马溅障泥。
葛岭楼台,梦随烟散,吴山宫阙,恨与云齐。
灵峰飞来久,飞不去,有落日断猿啼。
无限风荷废港,露柳荒畦。
岳公英骨,麒麟旧冢,坡仙吟魄,莺燕长堤。
欲吊梅花无句,素壁慵题。
神丹有馀光,入地茁紫玉。
气钟仙掌清,味压妇臂俗。
东风一夜雨,登俎间红绿。
淡羹意自古,酸蕴香更酷。
山人谢肉食,藉此慰便腹。
荐新先北堂,誇示及小陆。
府公厌腥腐,宁有啖此福。
所以首阳翁,不复羡周粟。
六月茫茫天昼昏,泾清渭浊不须分。
安能夜踏文城雪,只合朝看太华云。
异日亲曾拜黄石,他年应有好玄文。
人间无著掀髯处,天姥峰头一唤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