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一剪梅》
《一剪梅》全文
宋 / 李清照   形式: 词  词牌: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0)
注释
红藕:红色的荷花。
玉簟:光滑似玉的精美竹席。
裳:古人穿的下衣,也泛指衣服。
兰舟:这里指小船。
锦书:前秦苏惠曾织锦作《璇玑图诗》,寄其夫窦滔,计八百四十字,纵横反复,皆可诵读,文词凄婉。
后人因称妻寄夫为锦字,或称锦书;亦泛为书信的美称。
雁字:群雁飞时常排成“一”字或“人”字,诗文中因以雁字称群飞的大雁。
月满西楼:意思是鸿雁飞回之时,西楼洒满了月光。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意思是彼此都在思念对方,可又不能互相倾诉,只好各在一方独自愁闷着。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意思是,眉上愁云刚消,心里又愁了起来。
翻译
粉红色的荷花已经凋谢,幽香也已消散,光滑如玉的竹席带着秋的凉意。解开绫罗裙,换着便装,独自登上小船。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雁群飞回来时,月光已经洒满了西楼。
落花独自地飘零着,水独自地流淌着。彼此都在思念对方,可又不能互相倾诉,只好各在一方独自愁闷着。这相思的愁苦实在无法排遣,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鉴赏

这首诗是李清照的《一剪梅》,表达了诗人独自登舟,怀念远方亲人的深情。开篇"红藕香残玉簟秋"写出了秋天的景象,花朵凋谢,玉簟(一种植物)也到了秋季,营造出一片萧瑟之感。接着"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则显示了诗人在这个秋天独自登上了装饰着兰草的船只,表达了一种孤独与寂寞。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这里写的是云层中传来了谁人的信息(可能是情书),而那书信到了秋天的某个时候,诗人正坐在西边的楼上赏月。同时,周围的景象也在变迁,花瓣飘落,河水流淌,这一切都深化了诗人的愁绪。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诗人表达了一种难以名状的情感——相思之苦,无论在何处,都会有闲散的忧愁。而这种情感,也没有办法可以完全抹去。

最后"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则是说这份情感刚刚从眉间消失,又立刻萌生于心头,是一种循环往复的情绪,无法摆脱。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写,以及对远方亲人思念之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相思之情和孤独感。

作者介绍
李清照

李清照
朝代:宋   籍贯:山东省济南章丘   生辰: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猜你喜欢

乐君启文挽诗·其一

荆州十万户,惟我独知公。

皓皓峣峣甚,凉凉踽踽中。

平生尊骨鲠,到死讳雷同。

此士埋黄壤,何人立素风。

(0)

次韵苏主管青溪十绝句·其九

不须北阜与西凉,城里溪亭剩得狂。

风过静观波治乱,云閒閒看月兴亡。

(0)

书邓先生石几

昔闻河上公,今见濠上翁。

姓名氏时易,道德经解同。

(0)

水调歌头

更似南津港,再遇吕公船。

(0)

留衢州王彦博周钦止徐审知·其二

风前柳欲千尺,雨后梅才一斑。

邂逅纷纷桃李,飘零在在溪山。

(0)

赠曾槃乐道

我居怀玉山,茶山非一游。

每观文清竹,凛若人好修。

往来道嘉禾,诗曾长公投。

十年再建业,问劳加绸缪。

中歌殄瘁诗,尺疏去莫由。

虽微荆州论,感叹自不休。

今日复何日,兰溪系归舟。

典型君尚有,一见写余忧。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