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哀鲁国宣靖曾公三首·其二》
《哀鲁国宣靖曾公三首·其二》全文
宋 / 刘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鼎铉调元久,貂冠就第闲。

朝廷方宪老,梦寐忽颓山。

白日佳城启,东园秘器颁。

深宫那可见,桃李在人间。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摰所作的《哀鲁国宣靖曾公三首》中的第二首,表达对鲁国宣靖曾公的深切哀悼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对逝者的怀念与感慨。

首句“鼎铉调元久”,以“鼎”和“铉”象征国家的治理,暗示曾公在位期间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长久的贡献。接着,“貂冠就第闲”描绘了曾公退休后的生活情景,虽然身着显赫的貂皮冠冕,但已远离官场,过上了闲适的生活。这反映了曾公虽功成身退,但仍保持着高洁的风范。

“朝廷方宪老”一句,表达了朝廷对曾公这一老臣的尊重与礼遇,强调了他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然而,“梦寐忽颓山”则转折地揭示出曾公的突然离世,如同梦境般突然,令人感到悲痛与意外。

“白日佳城启,东园秘器颁”描绘了曾公去世后的场景,白日象征生命的结束,佳城代表安葬之地,秘器则是指用于陪葬的物品,暗示了曾公的丧葬仪式庄重而肃穆。通过这些细节,诗人表达了对逝者最后归宿的哀思。

“深宫那可见,桃李在人间”则进一步抒发了对曾公的怀念之情。深宫象征着权力与荣耀的所在,而“桃李在人间”则比喻曾公的影响力和精神遗产仍然存在于世间,如同桃李之花,虽不在深宫,却在人间绽放,永存于人们心中。这不仅是对曾公个人成就的肯定,也是对其精神品质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逝者的崇高敬意和永恒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曾公生前贡献、逝世情景以及其精神遗产的描述,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和对其精神品质的崇高赞美,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刘摰
朝代:宋

猜你喜欢

哭赵信庵·其一

祥云中屹祝融峰,秀出全材一钜公。

银管曾提修国史,金戈几出策边功。

九秋健羽横空鹗,万里威声当道熊。

谭国为前冀国后,汗青千古玉玲珑。

(0)

冻吟

座左插梅花,座右横诗笔。

风雪堕寒肩,先生方抱膝。

(0)

过和州报恩寺唐籍故居也

昔年此地著书人,诗骨成尘草木深。

突兀眼前僧结屋,塔铃风里替君吟。

(0)

钓台

君王取天下,有人将甲兵。

君王得天下,有人相升平。

我欲介其间,区区安取成。

莫若归养高,高卧嵓之扃。

直使万乘意,慕仰非鸿冥。

身虽隐渔钓,心岂忘朝廷。

常虑天下定,君王志骄盈。

群臣习见闻,力谏不尔听。

不有不臣者,不足回其清。

商山四老人,用是定西京。

潜希绝世躅,万一助皇明。

年当建武日,上下咸清宁。

所怀忆不陈,终焉为客星。

如何逸民传,乃有狂奴名。

(0)

次韵刘元举子规

蜀魄悲鸣楚国春,试凭清些与招魂。

柔肠欲断云横岭,幽梦初回月挂村。

客舍花光随野水,故园柳色负柴门。

饱闻锦里无穷乐,早晚归来访子孙。

(0)

题清芬阁·其一

先生曾此濯尘缨,七里寒滩分外清。

少日决科虽失意,全家肥遁岂无成。

蛟龙窟宅身如寄,泉石膏肓诗有声。

虽与子陵同一律,不将丝线钓虚名。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