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亭寒峭,正风高欲晕,月波微皱。
雁影一绳声嘹唳,万叠吴云飞透。
细草生烟,残花飘霰,才是归时候。
星沈雨滞,天涯多少僝僽。
廿载别却江南,君行过处,风景依然否。
水国荒凉生计短,菰米莓苔非旧。
潦倒羁怀,飘零倦翮,各自争春瘦。
哀音渐远,拥衾惟听清漏。
夜亭寒峭,正风高欲晕,月波微皱。
雁影一绳声嘹唳,万叠吴云飞透。
细草生烟,残花飘霰,才是归时候。
星沈雨滞,天涯多少僝僽。
廿载别却江南,君行过处,风景依然否。
水国荒凉生计短,菰米莓苔非旧。
潦倒羁怀,飘零倦翮,各自争春瘦。
哀音渐远,拥衾惟听清漏。
这首《百字令·春夜闻雁》由清代诗人杨芳灿所作,描绘了春夜中听到大雁南飞时的凄美景象,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首句“夜亭寒峭”,点明了环境的冷寂与夜晚的寒冷,为整首词营造了一种孤寂的氛围。接着,“风高欲晕,月波微皱”描绘了风起时水面泛起的涟漪和月光下波纹的细微变化,形象地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动态之美。
“雁影一绳声嘹唳,万叠吴云飞透”两句,通过大雁的飞行和嘹亮的叫声,以及穿越层层云雾的景象,展现了雁群南迁的壮丽与孤独。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含了诗人对远方游子的深切同情。
“细草生烟,残花飘霰,才是归时候”几句,以春天特有的景象——新生的草木、凋零的花朵和飘落的雪花,暗示了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轮回,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归家之人的思念之情。
“星沈雨滞,天涯多少僝僽”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将个人的离愁别绪与更广阔的宇宙联系起来,表达了对远方亲人深切的挂念和对人生旅途艰辛的感慨。
最后,“廿载别却江南,君行过处,风景依然否”一句,直接抒发了对江南故土的怀念,以及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而“水国荒凉生计短,菰米莓苔非旧”则通过对比昔日与现在的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物是人非的无奈与伤感。
“潦倒羁怀,飘零倦翮,各自争春瘦”则以大雁的疲惫与孤独,象征了诗人自己的漂泊与忧郁,表达了对生活艰辛的深刻体验。
“哀音渐远,拥衾惟听清漏”结尾,以雁鸣渐远和独自倾听滴漏的声音,收束全词,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深深的孤独感,让人回味无穷。
整首词通过对春夜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和空间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自然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