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东林和尚》
《上东林和尚》全文
唐 / 贯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让紫归青壁,高名四海闻。

虽然无一事,得不是要君。

道祗传伊字,诗多笑碧云。

应怜门下客,馀力亦为文。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àngdōnglínshàng
táng / guànxiū

ràngguīqīnggāomínghǎiwén
suīránshìshìyàojūn

dàozhīchuánshīduōxiàoyún
yìngliánménxiàwèiwén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贯休的作品,名为《上东林和尚》。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厚文化底蕴和超脱于红尘之上的高洁情操。

“让紫归青壁,高名四海闻。” 这两句表明了和尚在世间的声望极高,他的名字如同紫色的云雾一般散布,回到了那遥远的青石壁上,这不仅象征着超脱尘世,也说明了他的名气传遍了四方。

“虽然无一事,得不是要君。”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淡泊明志,即便是没有任何俗世所谓的大事,也是出于自然,不是为了追求什么功名或地位。

“道祗传伊字,诗多笑碧云。” 在这里,“道祗”指的是道家的修炼方法,而“伊字”则可能是某种秘密的修持之法。后面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纷扰的超然态度,他通过写诗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对于那些看似重要实则浮云般事物,诗人只是一笑置之。

“应怜门下客,馀力亦为文。”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前来求学的弟子或访客表示出慈爱与同情。即便是在闲暇时光,也愿意将剩余的精力用于创作文字,以此传达自己的学问和修养。

整首诗通过对东林和尚高洁名声、淡泊明志以及超然物外的情感态度,展现了诗人对于禅宗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反映出了当时文人对于佛道文化的深厚情怀。

作者介绍
贯休

贯休
朝代:唐   字:德隐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生辰:832~912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
猜你喜欢

送云阳少府

渭曲春光无远近,池阳谷口倍芳菲。

官舍村桥来几日,残花寥落待君归。

(0)

酬贾鹏山人郡内新栽松寓兴见赠二首·其二

无能常闭阁,偶以静见名。

奇姿来远山,忽似人家生。

劲色不改旧,芳心与谁荣。

喧卑岂所安,任物非我情。

清韵动竽瑟,谐此风中声。

(0)

韩漳州书报彻上人亡因寄二绝·其二

频把琼书出袖中,独吟遗句立秋风。

桂江日夜流千里,挥泪何时到甬东。

(0)

杨参军庄送宇文邈

秋云冒原隰,野鸟满林声。

爱此田舍事,稽君车马程。

离堂惨不喧,脉脉复盈盈。

兰叶一经霜,香销为赠轻。

灯光耿方寂,虫思隐馀清。

相望忽无际,如含江海情。

(0)

从军行

滥得进士名,才用苦不长。

性癖艺亦独,十年作诗章。

六义虽粗成,名字犹未扬。

将军俯招引,遣脱儒衣裳。

常恐虚受恩,不惯把刀鎗。

又无远筹略,坐使虏灭亡。

昨来发兵师,各各赴战场。

顾我同老弱,不得随戎行。

丈夫生世间,职分贵所当。

从军不出门,岂异病在床。

谁不恋其家,其家无风霜。

鹰鹘念搏击,岂贵食满肠。

(0)

游昊天玄都观

性同相见易,紫府共闲行。

阴径红桃落,秋坛白石生。

藓文连竹色,鹤语应松声。

风定药香细,树声泉气清。

垂檐灵草影,绕壁古山名。

围外坊无禁,归时踏月明。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