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紫归青壁,高名四海闻。
虽然无一事,得不是要君。
道祗传伊字,诗多笑碧云。
应怜门下客,馀力亦为文。
让紫归青壁,高名四海闻。
虽然无一事,得不是要君。
道祗传伊字,诗多笑碧云。
应怜门下客,馀力亦为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贯休的作品,名为《上东林和尚》。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厚文化底蕴和超脱于红尘之上的高洁情操。
“让紫归青壁,高名四海闻。” 这两句表明了和尚在世间的声望极高,他的名字如同紫色的云雾一般散布,回到了那遥远的青石壁上,这不仅象征着超脱尘世,也说明了他的名气传遍了四方。
“虽然无一事,得不是要君。”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淡泊明志,即便是没有任何俗世所谓的大事,也是出于自然,不是为了追求什么功名或地位。
“道祗传伊字,诗多笑碧云。” 在这里,“道祗”指的是道家的修炼方法,而“伊字”则可能是某种秘密的修持之法。后面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纷扰的超然态度,他通过写诗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对于那些看似重要实则浮云般事物,诗人只是一笑置之。
“应怜门下客,馀力亦为文。”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于前来求学的弟子或访客表示出慈爱与同情。即便是在闲暇时光,也愿意将剩余的精力用于创作文字,以此传达自己的学问和修养。
整首诗通过对东林和尚高洁名声、淡泊明志以及超然物外的情感态度,展现了诗人对于禅宗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同时也反映出了当时文人对于佛道文化的深厚情怀。
滥得进士名,才用苦不长。
性癖艺亦独,十年作诗章。
六义虽粗成,名字犹未扬。
将军俯招引,遣脱儒衣裳。
常恐虚受恩,不惯把刀鎗。
又无远筹略,坐使虏灭亡。
昨来发兵师,各各赴战场。
顾我同老弱,不得随戎行。
丈夫生世间,职分贵所当。
从军不出门,岂异病在床。
谁不恋其家,其家无风霜。
鹰鹘念搏击,岂贵食满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