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酬邺王罗令公五首·其三》
《寄酬邺王罗令公五首·其三》全文
唐 / 罗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敢将衰弱附强宗,细算还缘血脉同。

湘浦烟波无旧迹,邺都兰菊有遗风。

每怜罹乱书犹达,所恨云泥路不通。

珍重珠玑兼绣段,草玄堂下寄扬雄。

(0)
翻译
我竟敢把衰弱依附于强大的家族,仔细想想,只因我们血脉相连。
湘浦的烟波中已找不到过去的痕迹,邺都的兰菊却保留着先人的遗风。
常常感叹在战乱中书籍仍能传递知识,只是遗憾我们之间如同云泥般难以相通。
我珍视你的才华如明珠美玉,以及你的绣品,希望在草玄堂下寄予你扬雄般的激励。
注释
敢:敢于。
衰弱:身体虚弱。
附:依附。
强宗:强大的家族。
湘浦:古代地名,今湖南湘江流域。
烟波:水汽迷茫的样子。
旧迹:过去的踪迹。
邺都:古都,指曹魏时期的邺城。
罹乱:遭受战乱。
书犹达:书籍仍能流通。
云泥:比喻地位悬殊。
路不通:难以沟通。
珍重:重视,珍爱。
珠玑:比喻珍贵的物品或才华。
兼:同时。
绣段:绣制的布料。
草玄堂:泛指读书或写作的地方,这里可能暗指对方的居所。
扬雄:西汉文学家,以学问渊博著称。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罗隐的作品,名为《寄酬邺王罗令公五首(其三)》。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家族衰败和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血脉相连之人的深切思念。

“敢将衰弱附强宗,细算还缘血脉同。” 这两句表明诗人虽然自身处境不佳,但仍然坚持与更为强大的家族势力联系在一起,并且对于共同的血脉关系进行精细的考虑。这里的“衰弱”和“附强宗”指的是个人和家族力量的对比,而“细算还缘”则显示出诗人对这段历史渊源的深刻理解。

“湘浦烟波无旧迹,邺都兰菊有遗风。”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情景。湘江边的烟波不再留有往日的痕迹,而邺都(洛阳地区)的兰菊依然保留着过去的气息。这反映了时间流逝和历史变迁的主题,同时也寓意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每怜罹乱书犹达,所恨云泥路不通。”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文献的珍视,以及对现实中无法达到某些目标或理想的遗憾。这里的“罹乱书”指的是战乱中幸存下来的书籍,而“每怜”则是对这些文化遗产的深切同情。

“珍重珠玑兼绣段,草玄堂下寄扬雄。” 最后两句诗人提到珍视那些精美的珠宝和织品,并通过草玄堂(一处地方或建筑)中所作之词来寄托给扬雄。这不仅是对物质财富的珍惜,也象征着诗人希望自己的文化创造能够流传下去。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家族、历史和文化遗产的深切感怀,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的无奈和憧憬,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文化传承的渴望。

作者介绍
罗隐

罗隐
朝代:唐   字:昭谏   籍贯: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   生辰:833-909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
猜你喜欢

哭黎惟敬秘书四首·其二

骤得天涯讣,真成地下游。

罗浮残月堕,碣石断虹留。

惨淡青黎阁,嵯峨白玉楼。

梅花一万树,何处挂吴钩。

(0)

金陵杂诗二十首·其二十

献赋趋鸾掖,题诗寄凤台。

自呼狂客饮,谁问谪仙才。

步忆金莲下,歌听玉树回。

三山吾欲去,万仞卧蓬莱。

(0)

金陵杂诗二十首·其十三

寂寞空三殿,豪华记六朝。

齐梁频禅代,支许竞招要。

只字神飞动,千言思泬寥。

昔人吾倘遇,玉麈向谁骄。

(0)

后醉中放歌五章·其四

君不见太白翁,鲸吞鳌吸三千钟。

君不见少陵叟,蝉腹龟肠三百首。

狂歌痛饮差快意,典尽春衣漫回首。

身后河山千载名,生前宇宙一壶酒。

人生有钱付酒家,十日五日倾流霞。

今辰何辰夕何夕,试问耒阳与采石。

(0)

余在娄江日孙齐之徐孟孺同日先后过访余以行迫不及报谢追忆二君辄成短歌

孙郎已老徐郎少,一日娄江逢二妙。

赵家白壁总连城,海上明珠双照耀。

孙郎发短垂六旬,徐郎三刖仍干秦。

余亦狂歌称隐沦,虎溪相别成大笑,满眼人间失意人。

(0)

五君咏·其二吴参知明卿

明卿起南服,束发娴声诗。

一麾守岭海,三黜行罗施。

飞书问供奉,鍊句追拾遗。

谁能竭大海,尽出珊瑚枝。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