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将衰弱附强宗,细算还缘血脉同。
湘浦烟波无旧迹,邺都兰菊有遗风。
每怜罹乱书犹达,所恨云泥路不通。
珍重珠玑兼绣段,草玄堂下寄扬雄。
敢将衰弱附强宗,细算还缘血脉同。
湘浦烟波无旧迹,邺都兰菊有遗风。
每怜罹乱书犹达,所恨云泥路不通。
珍重珠玑兼绣段,草玄堂下寄扬雄。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罗隐的作品,名为《寄酬邺王罗令公五首(其三)》。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家族衰败和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血脉相连之人的深切思念。
“敢将衰弱附强宗,细算还缘血脉同。” 这两句表明诗人虽然自身处境不佳,但仍然坚持与更为强大的家族势力联系在一起,并且对于共同的血脉关系进行精细的考虑。这里的“衰弱”和“附强宗”指的是个人和家族力量的对比,而“细算还缘”则显示出诗人对这段历史渊源的深刻理解。
“湘浦烟波无旧迹,邺都兰菊有遗风。”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情景。湘江边的烟波不再留有往日的痕迹,而邺都(洛阳地区)的兰菊依然保留着过去的气息。这反映了时间流逝和历史变迁的主题,同时也寓意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每怜罹乱书犹达,所恨云泥路不通。”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文献的珍视,以及对现实中无法达到某些目标或理想的遗憾。这里的“罹乱书”指的是战乱中幸存下来的书籍,而“每怜”则是对这些文化遗产的深切同情。
“珍重珠玑兼绣段,草玄堂下寄扬雄。” 最后两句诗人提到珍视那些精美的珠宝和织品,并通过草玄堂(一处地方或建筑)中所作之词来寄托给扬雄。这不仅是对物质财富的珍惜,也象征着诗人希望自己的文化创造能够流传下去。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家族、历史和文化遗产的深切感怀,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的无奈和憧憬,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文化传承的渴望。
君不见太白翁,鲸吞鳌吸三千钟。
君不见少陵叟,蝉腹龟肠三百首。
狂歌痛饮差快意,典尽春衣漫回首。
身后河山千载名,生前宇宙一壶酒。
人生有钱付酒家,十日五日倾流霞。
今辰何辰夕何夕,试问耒阳与采石。
孙郎已老徐郎少,一日娄江逢二妙。
赵家白壁总连城,海上明珠双照耀。
孙郎发短垂六旬,徐郎三刖仍干秦。
余亦狂歌称隐沦,虎溪相别成大笑,满眼人间失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