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里秦云事岂诬,中桥有庙祀清夫。
此江驱鳄关文字,终古飞虹化险途。
石鲤春浮洲浪活,铁犀夜立舫灯孤。
题诗莫误传仙笔,湘子桥头一钓徒。
花里秦云事岂诬,中桥有庙祀清夫。
此江驱鳄关文字,终古飞虹化险途。
石鲤春浮洲浪活,铁犀夜立舫灯孤。
题诗莫误传仙笔,湘子桥头一钓徒。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丘逢甲所作的《广济桥四首》中的第三首,主要描绘了广济桥(又称湘子桥)的景致和传说。诗人以花间秦云为背景,暗示了桥的历史悠久和神秘色彩。中桥庙祭祀的“清夫”可能是对桥神的尊称,表达了人们对桥的敬仰。
诗人接着写到,广济桥曾有关于驱鳄的神奇故事,文字记载着它的历史功绩,而桥上的飞虹似象征着它化解了河流的险阻,成为连接两岸的平安之路。石鲤在春水中的游动和铁犀在夜晚独立舟灯的景象,增添了桥的生动与宁静。
最后,诗人告诫读者在题诗时不要误传为仙人之笔,而是要记得这是一座由普通渔夫(湘子)建造的桥,体现了民间智慧和坚韧的精神。整首诗寓含了对广济桥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感的赞美。
岁穷风雪飘零,望迷万里云垂冻。
红绡碎剪,凝酥繁缀,烟深霜重。
疏影沈波,暗香和月,横斜浮动。
怅别来,欲把芳菲寄远,还羌管、吹三弄。
寂寞玉人睡起,污残妆、不胜姣凤。
盈盈山馆,纷纷客路,相思谁共。
才与风流,赋称清艳,多情唯宋。
算襄王,枉被梨花瘦损,又成春梦。
斗酒忘言良夜深,红萱露滴鹊惊林。
欲知别后思今夕,汉水东流是寸心。
饥乌夜相啄,疮声互悲鸣。
冰肠一直刀,天杀无曲情。
大雪压梧桐,折柴堕峥嵘。
安知鸾凤巢,不与枭鸢倾。
下有幸灾儿,拾遗多新争。
但求彼失所,但誇此经营。
君子亦拾遗,拾遗非拾名。
将补鸾凤巢,免与枭鸢并。
因为饥雪吟,至晓竟不平。
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
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
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
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